缩宫素和氯前列醇钠是猪场常用激素,但误用易致死胎、子宫损伤等问题。以下10个分药使用技巧,覆盖分娩、产后护理、发情管理等核心场景,精准解决实操痛点。

一、缩宫素:5个关键使用技巧(核心作用:促宫缩、通乳管、止血)

技巧1:严格把控使用前提,避免“瞎用”

适用场景:仅用于母猪分娩期或产后

用法要点:必须满足以下任一条件才能用——①子宫颈口完全打开;②已有1头仔猪顺利产出。

避坑提示:子宫颈口狭窄、未产仔猪时绝对禁用,否则会导致子宫强烈收缩,引发仔猪窒息或子宫破裂。

技巧2:宫缩无力时,“小剂量+间隔用”

适用场景:母猪分娩中宫缩微弱、产仔间隔超过30分钟

用法要点:每次肌注10单位,若40分钟后仍无宫缩反应,可再补打1次(仅补1次)。

避坑提示:剂量绝不能超10单位/次,过量会导致子宫肌肉过度收缩,产程变慢,死胎数量增加。

技巧3:产后止血/排胎衣,按体重算剂量

适用场景:母猪产后子宫轻微出血,或胎衣1小时内未完全排出

用法要点:按“每100公斤体重15单位”肌注,可减少子宫出血,加速胎衣排出,降低子宫炎风险。

技巧4:乳管不通致无乳,静脉用药更有效

适用场景:母猪产后无乳,检查确认是乳管堵塞(乳房肿胀但无乳汁流出)

用法要点:10单位缩宫素兑入250ml氯化钠注射液,选择静脉滴注;或用50ml注射器缓慢静脉推注,1次即可疏通乳管。

技巧5:轻微乳房炎,“推注+挤奶”双管齐下

适用场景:母猪乳房发烫、发硬、拒绝哺乳(因产奶过多、仔猪吃不完致乳汁淤积)

用法要点:先静脉推注10单位缩宫素,10分钟后手动挤出所有“过期乳汁”,直至乳房变软;后续2天减少饲料喂量,控制产奶量,炎症可自行消退。

二、氯前列醇钠:5个关键使用技巧(核心作用:溶黄体、弱宫缩、促发情)

技巧6:同期分娩,精准控时间(方便管理)

适用场景:需统一安排母猪分娩(如集中护理仔猪)

用法要点:选择怀孕113-116天的母猪,肌肉注射0.2mg,注射后24-36小时内会分娩,可实现“批次化分娩”。

避坑提示:必须先确认配种日期,确保预产期无误,否则会导致早产或死胎。

技巧7:控制分娩时段,减少夜间接产

适用场景:猪场无夜班值守,避免夜间分娩无人照料

用法要点:针对怀孕114-116天的母猪,上午8-10点肌注0.2mg,90%以上母猪会在次日8-11点分娩(即24±3小时内),完美避开夜班。

技巧8:刺激发情,“用药+等周期”结合

适用场景:后备母猪(8月龄以上)或断奶母猪(断奶后7天未发情)

用法要点:肌肉注射0.4mg,注射后3-5天会出现发情症状。

避坑提示:此次发情不建议配种,需等到下个自然发情期(约21天后)再配,避免受激素影响降低受孕率。

技巧9:产后减恶露,重点针对“老母猪”

适用场景:5胎以上母猪(产后恶露多、排净慢,易诱发子宫炎)

用法要点:仔猪全部产完后,立即肌注0.4mg,可加速子宫内恶露排出,减少炎症发生概率。

技巧10:治轻微子宫炎,“先溶黄体+后冲宫”

适用场景:母猪产后阴门流少量浑浊分泌物(轻微子宫炎)

用法要点:①第一步:肌注0.4mg氯前列醇钠,溶解子宫内残留黄体;②12小时后,用氯化钠注射液兑1200万单位青霉素+20单位缩宫素,冲洗子宫;③冲宫前必须清洗母猪后躯,避免外界细菌带入,加重感染。

总结:2个核心使用原则

1. 缩宫素:“不盲目促宫缩”——必须确认宫颈口打开或有仔猪产出,剂量不超10单位/次,避免伤子宫、增死胎。

2. 氯前列醇钠:“不随意调时间”——做分娩控制时,务必核对预产期;刺激发情后,需等自然周期再配种,确保繁殖效率。

掌握这10个技巧,可大幅减少激素误用问题,提升猪场分娩成活率和母猪繁殖性能。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