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疫苗种类繁多,可以根据不同的疾病分,也可以按照不同的剂型分,还可以按照工艺进行划分,今天咱们主要从生产工艺,来区分一下,不同的疫苗。
1 活疫苗(减毒活疫苗)
原理:通过物理、化学方法或生物传代使病原微生物毒力减弱,但仍保留免疫原性,能在动物体内短暂繁殖并刺激免疫应答;
优点:免疫效果好,免疫力持久,接种剂量小,生产成本低,可诱导局部黏膜免疫;
缺点:存在毒力返强风险,储存运输条件严格(需低温),可能引发排毒或组织反应;
常见类型:
弱毒疫苗:如猪瘟兔化弱毒疫苗;
基因缺失疫苗:通过基因工程删除毒力相关基因(如伪狂犬病毒TK、gE缺失疫苗),安全性更高;
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将外源抗原基因插入载体病毒(如痘病毒、腺病毒)构建重组疫苗,如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
2 灭活疫苗(死疫苗)
原理: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如甲醛、紫外线)灭活病原微生物,保留免疫原性;
优点:安全性高,无毒力返强风险,便于保存运输,易制成多价或多联苗;
缺点:免疫期短,需多次接种,接种剂量大,成本较高,需佐剂增强免疫效果;
常见类型:
组织灭活疫苗:如猪口蹄疫灭活疫苗;
培养物灭活疫苗:如禽流感(H5+H9)二价灭活疫苗。
佐剂灭活疫苗:如氢氧化铝胶灭活疫苗、油佐剂灭活疫苗。
3 亚单位疫苗
原理:提取病原微生物的有效抗原成分(如细菌荚膜、病毒衣壳蛋白),去除无效物质后制成;
优点:安全性高,无完整病原风险,免疫效果较好;
缺点:抗原单一可能导致保护力不足,生产成本较高;
常见类型:如猪大肠杆菌菌毛疫苗、流感病毒血凝素疫苗;
4 类毒素疫苗
原理:将细菌产生的外毒素经甲醛脱毒处理,保留免疫原性;
优点:针对产毒素细菌(如破伤风梭菌、肉毒杆菌),可诱导机体产生抗毒素,获得主动免疫;
缺点:仅针对特定毒素,适用范围有限;
常见类型:如破伤风类毒素、肉毒类毒素疫苗;
5 基因工程疫苗(合成肽疫苗)
原理:利用重组DNA技术表达靶抗原,如重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DNA疫苗);
优点:定向设计,安全性高,可针对变异性强或难以培养的病原;
缺点:研发周期长,生产成本高,需冷链保存;
常见类型:如猪O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
6 抗独特型疫苗
原理:模拟抗原的“内影像”结构,刺激机体产生与抗原特异性抗体具有同等免疫效应的抗体;
优点:不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限制,具有广谱性,对抗原性变异的病原体提供保护;
缺点:技术复杂,应用尚不广泛。
常见类型:主要用于尚不能培养或直接用病原体制备疫苗有潜在危险的疫病。
来源:综合整理 编辑:刘新远 审核:谭新磊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