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保育猪饲养要点

保育猪(通常指断奶至70日龄左右的仔猪)的饲养管理非常关键。下面这个表格汇总了核心的管理维度与目标,方便你快速抓住要点。

管理维度 核心目标

环境控制        减少应激,平稳过渡

营养与饲喂     保障消化,促进生长

健康与免疫     预防疾病,提高成活率

日常管理   精细操作,及时调整

???? 环境与饲喂管理

1.减少环境应激

1.温度与湿度:保育仔猪对温度变化敏感。转群前需提前预热栏舍,温度应比产房略高2℃(建议28-30℃),之后每周下调1-3℃,最终维持在22-25℃。昼夜温差最好不超过5℃。湿度控制在55%-75%为宜

通风与空气质量:在保持适宜温度的同时,应注意适当通风,以减少舍内有害气体(如氨气、硫化氢)。但要避免贼风

“三点定位”调教:仔猪转入保育舍后的前3-5天,是进行定点采食、休息、排泄习惯调教的关键时期。可通过洒水、撒麸皮等方式引导,这有助于保持圈舍卫生。

科学营养与饲喂

饲料过渡:断奶后10-15天内建议继续饲喂教槽料,之后用5-7天时间逐步过渡到保育料。可采用逐日增加新料比例的方法(例如第一天替代25%,第二天50%,直至完全替代),以减少换料应激

饲喂方式: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每天可饲喂5-6次。保证饲料新鲜,及时清理剩料,并定期(如每隔3天)清洗料槽

保障饮水:确保饮水清洁充足,饮水不足会直接影响采食量和生长速度。适宜的水温为20-25℃。可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葡萄糖、电解质等,以缓解应激

健康与日常管理

1.分群与密度

合理分群:转群时最好能维持原窝同圈,并按照大小、体重相近的原则分群。个体太小和太弱的仔猪应单独组群饲养

饲养密度:饲养密度不宜过大。采用半漏缝或全漏缝地板时,建议每栏饲养12-15头,每头保育猪的占地面积控制在0.3-0.5平方米

1. 疾病防控与保健

2. 免疫与驱虫:制定并执行科学的免疫程序(如猪瘟、口蹄疫等疫苗的接种)。当保育猪体重达到15公斤左右时,可进行一次驱虫

预防与隔离: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并在进猪前对猪舍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日常应勤观察,一旦发现病弱猪,要及时隔离饲养和治疗

1.关注猪群福利

条件的猪场,可在保育舍内适当增加垫料、玩具(需无毒无害、结实耐用)等福利化设施,这有助于缓解保育猪的紧张情绪,减少争斗行为。播放柔和的音乐也可能对猪群有安抚作用

实践要点总结

养好保育猪,核心在于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帮助他们平稳度过断奶应激期。关键可概括为:

环境稳定:注重温度、湿度和通风的平衡,减少环境变化带来的应激。

营养平稳过渡:饲料更换要循序渐进,保证饮水和饲喂卫生。

健康预防为主:严格执行全进全出、消毒和免疫程序,勤观察,早发现、早处理问题猪只。

精细化操作:做好分群、调教等日常管理,为猪群创造适宜的生长条件。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