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期间,笔者接诊到北方区域某集团公司一个蓝耳继发副猪案例,用药两天后猪群迅速好转,现将案例整体复盘情况作如下介绍 。
一、发病猪场背景
该场母猪规模为2800头基母,全部为1胎母猪,实施四周批生产,每批断奶5000头断奶仔猪,断奶仔猪转到离场10公里外的断奶至育肥一体化场,全封闭猪舍饲养(负压式机械通风,水帘,水泥漏缝板),该批苗猪睾丸浸出液PCR检测阳性,阳性率达65%,至10月3日(猪群29日龄),此前5天死亡42头。
温度及通风调整情况:上级领导28日进场指导工作,感觉猪群28度的温度太高,要求调整至26度。随即作了调整。温度调整后,死亡陡然增加。
- 晚上:通风系统运行在较低级别(4到5级),风速较慢(1-2米/秒),主要用于维持舍内空气流通,排出湿气和有害气体,同时避免冷风直吹猪只。
- 白天:通风系统提升到较高级别(8级),风速加快(2-3米/秒),以增强散热和空气交换效果,白天高温时,高风速有助于降低猪舍温度,提高猪只舒适度。
免疫背景:
产房18日龄免疫圆环、支原体疫苗各1头份,采用头孢噻呋1ml肌注常规保健。
二、现场解剖情况
现场解剖了4头病死猪,解剖图片如下:























三、临床解剖分析
临床主要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的病变,以下是具体表现:
- 心脏
- 绒毛心:心脏表面覆盖黄白色绒毛状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包囊内有大量淡黄色积液(4/4),这是副猪嗜血杆菌的典型病变。
- 胸腔与腹腔
- 果冻样渗出:胸腔、腹腔脏器(如肺、肝、肠)表面覆盖大量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导致脏器粘连(1/4)。
- 肺部
- 肺脏肿胀、变硬,呈斑驳状棕黄色或灰红色(“橡皮肺”),伴有间质性肺炎(3/4),部分区域可见纤维素性肺炎和胸膜炎。
- 淋巴结
- 全身淋巴结(如腹股沟、肺门、下颌淋巴结)高度肿大、出血、水肿(4/4)。
- 皮肤
- 耳、腋下、腹下、四肢末端皮肤出现紫红色斑块(3/4)。
- 其他
- 脾脏肿大,边缘有出血点或血泡(2/4);肾脏乳头有出血点(2/4);喉管内有大量黏液。结肠段急性充血(2/4)
这些病变初步判定为疑似蓝耳病继发副猪嗜血杆菌感染,蓝耳病导致免疫抑制后,副猪嗜血杆菌继发感染的典型表现,当然还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综合诊断。







考虑到断奶后仔猪有腹泻症状,其中2头仔猪肠道急性充血较厉害,不排除有沙门氏菌感染的可能,但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还是副猪继发感染。
四、治疗措施
1、猪群紧急使用加米欣(15%加里霉素)全群注射,每头仔猪注射0.5ml;
2、饲料中添加热毒清(普济消毒散)3公斤+20%替米考星1公斤+30%阿莫西林1公斤/吨,连续7~10天。
3、温度调整:要求前期每周调低1度,每3天调低0.5度。后期每周调低2度,通风模式不变。

五、复盘与分析
1、全群注射0.5ml“加米欣”后1天,死亡随即停止,10月5日死亡2头,10月6日起再无猪只死亡。
2、猪群精神状态明显好转,采食量恢复正常,10月7日随即按免疫程序对猪群进行猪瘟免疫。
3、实践证明:大华农“加米欣”对断奶仔猪继发感染副猪确有奇效,值得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版权声明】来源:XJTKSZB 养猪职业经理人。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