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5日,丹麦猪群中检测到猪布鲁氏菌(Brucella suis),这是自1999年以后该病菌首次在该国出现。这一事件标志着丹麦,一个以严格动物卫生标准和无多种重大猪病状态著称的国家,发生了重大生物安全事件。

在一家商业养猪场的常规监测样本中发现了该细菌。初步调查表明这是一个孤立病例,但当局正在追踪其他猪群的潜在传播。目前尚未报告人类感染病例,但对农场工人的接触追踪正在进行。

历史背景:丹麦通过严格的检测、禁止疫苗和扑杀计划,于1999年消灭了猪布鲁氏菌。26年的间隔凸显了以往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但也表明病原体可能以潜伏形式或通过重新引入而持续存在。

来源推测:虽然尚未确认,但专家指出可能通过进口受污染的饲料、精液或活体动物引入,来自猪布鲁氏菌仍为地方性流行的地区(例如,欧洲部分地区有野猪宿主,或美洲的野生猪群)。丹麦对进口种猪的高度依赖增加了这一风险。

这一消息首次由《Pig Progress》于10月5日发表的文章详细报道,引起了欧盟兽医网络的关注。什

什么是猪布鲁氏菌及其疾病?猪布鲁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主要感染猪,但也可传染给其他物种,包括牛、野生动物(例如野猪、野生猪群)和人类。它是导致布鲁氏菌病的五种主要布鲁氏菌之一,这是一种具有全球经济和公共卫生影响的人畜共患病。

猪布鲁氏菌详细信息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口腔传播(摄入受感染的组织、流产胎儿或受污染的饲料/水)。公猪通过精液进行性传播;较少通过空气传播或皮肤伤口。在丹麦,怀疑通过进口材料等间接途径传播。

猪的症状

常为亚临床症状,但可能包括流产(尤其是晚期流产)、死胎、不孕、关节感染引起的跛行和雄性睾丸炎。慢性携带者可能在数月至数年内无明显症状地排出细菌。

人类风险

人畜共患病——农民、兽医、屠宰场工人和猎人通过伤口、吸入或食用未煮熟的猪肉面临最高风险。症状类似流感(发热、出汗、关节痛),但可能导致慢性并发症,如心内膜炎或神经系统问题。以及会影响人类生殖系统。

诊断

通过血清学(例如ELISA、玫瑰红染试验)、细菌培养或血液、组织或乳汁的PCR检测。丹麦使用先进的全基因组测序进行菌株分型以追踪来源。

控制措施

  • 即时措施:隔离受感染猪群,追踪接触者,必要时扑杀。
  • 丹麦特定措施:强制报告;加强进口检测;可能暂时禁止丹麦猪肉出口。
  • 全球措施:欧盟内无商业猪用疫苗;生物安全(例如防止野生动物接触的围栏)是关键。人类使用抗生素如多西环素+利福平治疗,但动物治疗重点是消灭病原。

对丹麦及全球的影响经济影响:丹麦猪肉出口占其生产的80%以上(年值超50亿欧元)。即使是一个孤立疫情也可能引发欧盟范围内的限制,影响与德国、中国和英国等主要市场的贸易。

更广泛背景:根据2025年涵盖17个国家的系统综述,欧洲野猪中猪布鲁氏菌报告增加(例如,中欧以生物型2为主),强调了野生-家养动物界面日益增长的威胁。

应对时间表:丹麦当局(通过SEGES和兽医食品管理局)正在领导快速响应,并在欧盟动物卫生法的协调下进行。预计几天内会有关于遏制措施的更新。(来源:猪相关)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