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来临,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明显增大,这对养猪生产,尤其是产房仔猪的健康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其中,仔猪腹泻问题尤为突出,成为许多猪场秋季管理的难点。本文将探讨秋季昼夜温差与产房仔猪腹泻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一、昼夜温差与仔猪腹泻的关系
秋季气温波动大,白天温度较高,夜晚则明显下降,这种温差对体温调节能力尚不完善的仔猪造成极大应激。仔猪特别是新生仔猪,皮下脂肪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难以适应外界温度的剧烈变化。
二、当环境温度波动超过仔猪的适应范围时,会产生以下影响:
1. 免疫力下降:冷应激导致仔猪体内能量主要用于维持体温,免疫系统功能受到抑制。
2. 消化功能紊乱:温度变化影响胃肠道血液循环和酶活性,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下降。
3. 病原菌易感性增加: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为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有利环境。
三、综合防控策略
1. 产房环境温度的控制:保持产房温度稳定是预防仔猪腹泻的基础。 要确保产房保温设备正常运行,检查保温灯、地暖等设备,确保能够提供稳定的热源,实施分区保温在产房内设置保温区(仔猪活动区)温度保持在30-32℃,非保温区温度可适当降低。夜间加强保,特别在温度骤降的夜晚,适当增加保温措施,减少温差影响。
2. 饲养管理优化:新生仔猪必须在出生后6小时内摄入足够初乳,获得母源抗体保护,对弱仔猪实施分批哺乳,保证每头仔猪都能获得充足营养,保持干燥清洁,及时更换产床垫料,减少潮湿环境对仔猪的影响。
3. 饲料与饮水管理
母猪营养调控:保证哺乳母猪饲料营养全面,提高乳汁质量和数量。
·饮水温度适宜:提供温水,避免仔饮用过冷的水刺激胃肠道。
·逐步补饲:对7日龄以上仔猪开始逐步补饲,促进消化道发育。
4. 疾病防控:
·制定合理免疫程序:根据猪场情况,对母猪进行相应疫苗免疫,如大肠杆菌疫苗、传染性胃肠炎疫苗等
·定期监测与诊断:发生腹泻时及时采样送检,确定病原,针对性治疗。
·科学用药:在兽医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电解质溶液,防止脱水。
结语。
秋季产房仔猪腹泻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昼夜温差大是主要诱因之一。通过加强环境控制、优化饲养管理、做好疾病防控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仔猪腹泻发生率,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猪场管理者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方案,确保仔猪健康生长。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