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硫酸氢钾(PMS),也称为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是一种广谱消毒剂,因其强氧化性和环境友好性,在猪场生物安全管理中广泛应用。非洲猪瘟(ASF)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是一种高致死率的DNA包膜病毒,对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本报告旨在探讨PMS在ASF防控中的浓度与频次控制,基于最新的科学文献和行业实践,提供详细数据和建议。

01
化学特性与作用机制
PMS通常以三倍复合盐形式存在(2KHSO₅·KHSO₄·K₂SO₄),其活性成分KHSO₅在水中溶解后释放活性氧和硫酸自由基。这些自由基通过氧化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蛋白质和核酸,实现杀菌和灭病毒效果。
研究表明,PMS对细菌、病毒(包括包膜和无包膜病毒)均有效,且在有机物存在下仍保持较高活性,适合猪场复杂环境。
一、PMS对ASF的消毒效果
ASFV是一种脂质包膜病毒,对氧化剂敏感,PMS对其灭活效果显著。以下基于文献数据,分析不同浓度和接触时间的效果:
浓度0.5%:Sovijit等人(2021)在《Veterinary World》上发表的研究显示,0.5%(5g/L)PMS在20℃下,接触5分钟可使ASFV滴度降低4 log₁₀ TCID₅₀/ml,达到显著灭活效果,适合清洁环境下的常规消毒。
浓度1%:Juszkiewicz等人(2020)在《Pathogens》研究中发现,1%(10g/L)PMS在高污染环境(含有机物)下,接触30分钟可使ASFV滴度降低超过5 log₁₀,达到完全灭活,适合疫区或高风险区域。
温度影响:Sovijit等人(2021)进一步指出,4℃低温下,0.5%浓度需延长至30分钟才能达到类似效果,强调温度对消毒效率的影响。
二、ASFV病毒载量-CT值关联表

三、浓度-效果矩阵与实证数据
PMS的消毒效果受浓度、接触时间、温度和有机物污染程度影响。以下为ASF防控的优化建议:

低浓度(0.5%):适用于清洁环境下的常规消毒,接触时间5-10分钟,适合低风险区域。
高浓度(1%):适用于高污染环境(如粪便堆积区、疫区猪舍),接触时间30分钟,适合疫情高发期或高风险区域。
四、PMSC对ASFV灭活的CT值效能矩阵


CT临界阈值:
CT≥1500:实现3 log病毒灭活(99.9%)
CT≥3000:达到5 log灭活(99.999%)
CT≥4800:完全灭活(WHO生物安全四级标准)
环境修正系数:
低温补偿:温度每降低10℃,CT需求值×1.5
有机物干扰:存在10%血清时,CT需求值×2.2
水质影响:硬度>200ppm需增加CT值15%
02
操作规范与效果验证
一、标准化操作流程(SOP)
1、预处理:清除可见污染物(有机物残留使PMSC效价降低60%以上)
2,配制:现用现配,水温控制在15-30℃(温度每升高10℃,分解速率加倍)
3、施药:地面,喷雾量≥300ml/m²,维持表面湿润15min;空气,超微雾化(粒径<50μm),浓度提升至1:150
4、作用期管理:保持环境相对湿度>70%以延缓蒸发
二、非洲猪瘟防控消毒效果验证方法


1、关键指标解读
PCR检测阈值:
Ct值32-35:可疑污染(需复检)
Ct值29-31:确定污染(启动应急消毒)
2、ATP检测分级
<150 RLU:生物安全合格
150-300 RLU:预警状态
>300 RLU:消毒失败
三、协同增效组合
戊二醛配伍:1:400过硫酸氢钾+0.5%戊二醛,对ASFV杀灭率提升至99.999%
表面活性剂增效:添加0.1%十二烷基磺酸钠可使接触时间缩短50%
四、使用禁忌
避免与碱性物质(如石灰)同时使用
金属设备消毒后需清水冲洗(接触时间<2小时)
水温超过40℃时需增加20%有效成分浓度
五、环境干扰因素修正系数

六、常见误区解析
1、浓度误区
错误认知:浓度越高越好
科学修正:1:100浓度持续使用会导致金属腐蚀速率增加3倍
2、频次误区
错误操作:ASF期间不间断喷洒
合理方案:需配合4小时干燥期以完成氧化反应
04
结论
PMS是ASF防控中的有效工具,0.5%浓度在清洁环境下5分钟可显著降低病毒滴度,1%浓度在高污染环境下30分钟可完全灭活。
频次需根据风险等级调整,常规预防每周1-2次,疫情期间每天1次。建议养猪户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浓度和频次,确保消毒效果最大化,同时兼顾成本和安全性。
【版权声明】来源:惠养猪平台。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用药请遵循医嘱,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