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怀期母猪的管理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生产效益。科学系统的巡栏观察是保障母猪健康、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的关键环节。本文将深入解析配怀舍日常巡栏的核心观察点,结合实用数据和操作流程,助你打造高产能的繁殖猪群。(本文图标和流程图较多,可点击放大查看)

01
核心观察项目与标准
一、核心价值

二、核心目标体系
1、巡栏目标分层与量化指标

2、巡栏价值实现流程图

02
核心观察项目与数据分析
一、配怀舍日常巡栏核心观察项目与标准
1、六大核心系统观察清单
全维度观察项目执行标准与风险预警

地面有效温度 = 实测温度 - 风速影响值 + 湿度影响值(例:水泥地湿度70%时,实测18℃≈体感16℃)
2、关键项目操作详解
(1) 粪便评分
1分:坚硬球状(羊粪样)→ 需紧急补充电解质
2分:成团但表面凹凸 → 增加饮水量+纤维
3分:香肠状有裂纹 → 理想状态
4分:光滑软条 → 轻微过食,可观察
5分:水样喷射 → 禁食+补液防脱水
(2) 外阴分泌物快速判定(分泌物性质与疾病关联)

二、科学巡栏执行流程图

三、执行提高策略(规避三大认知误区)
1、无异常=不记录(必须标注正常样本数)
比如:38/40头体温正常
2、一次巡栏全覆盖( 建议分时段重点监测)
早晨6:00:体温+呼吸(基础值最准)
饲喂后1小时:采食量+剩料分析
下午15:00:肢蹄活动性(一日中最活跃时段)
3、肉眼判断分泌物 (使用pH试纸辅助)
正常阴道分泌物:pH 6.5~7.5
子宫感染:pH >8.0(碱性脓液)
四、数据驱动的异常归因模型(举例)
1、发烧(体温>39.5℃)归因树

1、关键决策点与数据支持:
热应激判定:当温湿指数(THI)>75(温度28℃+湿度70%),母猪核心体温每小时上升0.5℃
传染病预警:若24小时内同栋>5%母猪发烧,蓝耳病阳性率超80%
子宫炎确诊:发烧母猪伴外阴脓性分泌物,子宫积液深度>1.5cm(B超检测),需立即冲洗+抗生素
2、发烧归因公式:
发热母猪比例(%) = (当日发热头数 ÷ 存栏数) × 100
◆ 安全阈值:<3% → 正常波动
◆ 预警阈值:3%~5% → 启动排查
◆ 危险阈值:>5% → 疫情预警
2、便秘(粪便评分1-2分)归因树

1、关键干预阈值:
水温效应:水温从10℃升至20℃,饮水量增加40%
纤维类型:可溶性纤维(甜菜粕)比不可溶纤维(麸皮)通便效率高2.3倍
镁离子急救:便秘爆发期添加0.4%氧化镁,24小时内排便率提升65%
2、便秘率周趋势分析:
横轴:周一至周日
纵轴:便秘率(%)
◆ 绿线:目标值(<10%)
◆ 红线:实际值
◆ 干预点:当连续3天>15%时,触发日粮调整流程
03
总结
配怀舍的日常巡栏绝非简单的走马观花,而是一项需要高度责任心、敏锐观察力和扎实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工作。通过聚焦母猪的行为、生理、环境等核心维度,利用数据指标进行精准判断,并执行标准化的流程与记录,我们能够:
早发现、早干预: 最大程度降低疾病损失,提高母猪健康度和利用年限。
优化繁殖性能: 保障胚胎顺利发育,提升受胎率、产活仔数和健仔率。
提升动物福利: 及时解决环境不适、疼痛等问题,保障母猪基本福利。
实现数据化管理: 为生产决策(如营养调整、环境控制、免疫程序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版权声明】来源:猪多资源。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