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殖业的漫漫征途上,蓝耳病犹如一头桀骜不驯的猛兽,时刻觊觎着猪场的安宁与繁荣。而探寻其防控之道,恰似在迷雾中找寻那穿透云层的曙光,需秉持因势利导的至高智慧。

遥想大禹治水,与其父鲧之举措天差地别。鲧一味堵截,妄图以强硬之力阻挡洪水的肆虐,然洪水之势如万马奔腾,堵截终致溃败之局。大禹汲取教训,以疏导为策,顺应水流之势,开渠引流,令洪水得以有序宣泄,从而成功驯服水患。蓝耳防控恰似治理黄河之患,其复杂性不言而喻,关键亦在于思路之精准。蓝耳病病毒如狡猾幽灵,在猪群中潜伏、传播,若思路偏差,防控便如缘木求鱼,徒劳无功。

当下猪场对待蓝耳病的态度可谓五花八门。躺平者,犹如面对强敌而放弃抵抗的战士,任由蓝耳病在猪场肆虐,心存侥幸,却不知此举可能为猪场招致灭顶之灾。盲人摸象者,仅凭借片面认知和一知半解的经验,盲目采取措施,或乱用疫苗药物,或盲目跟风他人做法,如同在黑暗深渊中摸索,难以触及蓝耳防控之真谛。神秘化者,将蓝耳病视为不可捉摸的神秘力量,过度夸大其危害与难度,在恐惧的迷雾中迷失方向,不知所措。蓝耳防控与净化到目前为止之所以没有标准的方法,正是因为每个猪场皆处于独特的生物条件之下。猪场的规模、地理位置、养殖管理模式、猪群健康状况等因素各异,如同每一片树叶都有其独特纹理,蓝耳防控必须因势利导,依据猪场的具体情况精心制定个性化的策略。

令人深思的是,当前国内净化了蓝耳的猪场多数在福建与广西。这背后,地理条件的优越功不可没。福建与广西的山地、丘陵地形,宛如天然屏障,一定程度上阻隔了病毒的传播。空气流通良好,相对减少了病毒在环境中的积聚。而且,当地的气候条件也对病毒的存活和传播有一定抑制作用。这再次凸显猪场选址的重要性,良好的选址如同为猪场筑起一道坚固的天然防线,其重要性远超后续诸多防控措施。
然而,对于平原地区或养殖密度大的地区,难道就只能听之任之吗?绝非如此!上空气过滤设施是一次重大机遇。空气过滤如同为猪场戴上一层精密的防护口罩,有效阻挡病毒通过空气传播。在养殖密度大、环境复杂的平原地区,空气过滤技术成为猪场存活的关键保障。此外,一些猪场还采用先进的通风系统和环境控制设备,确保猪舍内空气质量和温度的适宜,为猪群创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猪场活下来,是一切发展的基石,在蓝耳病的威胁下,积极采用空气过滤等措施,是平原地区猪场的明智之选。

防控蓝耳,需有系统而科学的方案。
1、后备入群前驯化与监测至关重要。后备猪如同新生力量,在进入猪群前,要对其进行严格的驯化,使其适应猪群环境,同时密切监测其健康状况,包括血液检测、临床观察等多个方面,确保不携带蓝耳病病毒,为猪群的健康稳定注入安全因子。
2、对型的蓝耳活 + 灭免疫,是防控蓝耳病的有力武器。通过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让猪群产生有效的免疫力,抵御蓝耳病病毒的侵袭。在免疫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疫苗的质量和接种剂量,确保免疫效果。
3、强有力的实验室支撑监测不可或缺。实验室如同战场上的情报部门,能够及时准确地检测病毒的变化、猪群的免疫状态等信息,为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是重中之重,外防新毒株引入,如同在猪场周边设置重重关卡,严格把控人员、车辆、物资的进出,防止外部病毒传入;内防场内传播,则要加强猪舍内的卫生管理、消毒措施等,切断病毒在猪场内部的传播路径。例如,一些猪场采用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有效避免了不同批次猪群之间的交叉感染。而这一切,都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团队。执行团队如同战场上的勇士,坚决贯彻防控策略,严格执行各项措施,确保防控蓝耳的方案落到实处。
以西北地区某万头母猪场为例,该万头母猪场由于规模较大自建场以来一直深受蓝耳病困扰,几乎每14个月就发病一次。起初,农场主采取盲目用药的方式,试图控制病情,结果不仅收效甚微,还增加了养殖成本。后来,公司总经理转变思路,邀请蓝耳防控专业团队入驻,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新的防控方案。他们从后备母猪驯化入手,加强后备入群前检测,不合格后备坚决不让进生产群,改善了猪舍环境,确保饲料营养均衡。同时,建立起严格的生物安全体系,对进出猪场的人员、车辆进行严格消毒。在免疫方面,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选择对型的蓝耳灭疫苗进行科学免疫。通过这些因势利导的措施,该猪场的蓝耳病得到有效控制,猪群的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养殖效益也大幅提高。此外,该猪场还定期组织员工开展蓝耳防控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疫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能在生产上有效实施。目前该场出场的猪苗在市场上口碑良好,成为各个养殖重点地区的“抢手货。”
蓝耳的防控之道,是一场充满挑战与艰辛的征程。我们要以大禹治水般的智慧,顺应蓝耳病防控的形势,摒弃躺平、盲目和神秘的错误态度。充分利用地理条件优势,积极采用先进的防控技术如空气过滤。通过后备入群前驯化与监测、科学免疫、实验室监测和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等综合措施,因势利导地防控蓝耳病。也期待更多的养殖从业者能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共同推动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来源:养猪职业经理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