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渗出性皮炎
1、疾病简介
猪传染性渗出性皮炎是由于葡萄球菌感染导致,又称猪油皮病。
发病原因:小猪多发,触感油腻,有油性分泌物,是一种从皮肤表面渗出的油脂,主要是因为有伤口导致。小猪伤口通常是因为母猪奶水不足,小猪抢奶时磨破皮肤,也存在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细菌进入伤口引起的病变。
发病过程:开始时是局部病变,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就将扩散到全身。全身性病变也不是一时形成的,需要一定的时间,发病的小猪很容易变成僵猪,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死亡,造成一定的损失。
2、临床症状
仔猪感染后4~6天发病,7日龄以后亦可发病。病初,首先在肛门和眼睛周围、耳、腹部等无毛部位出现红斑,并出现3~4毫米大小的微黄色水疱。水疱迅速破溃,渗出清亮的浆液或黏液,继而形成薄的、灰棕色片状渗出物。在3~5天内扩展到全身。患部皮肤温度增高,被毛粗乱,随着病程的延长,渗出液与皮屑、皮脂和污垢混合干燥后形成覆盖在猪的皮肤上一层厚厚的棕灰色结痂,病猪一般不显现瘙痒,发热也不常见。最后仔猪食欲不振,脱水、饮水增加、迅速消瘦,严重者3~8天内死亡,或形成僵猪,较大日龄的小猪,一般30~40天可康复,发病猪的年龄和体重越大,症状越轻。
3、病理变化
剖检死于急性期的仔猪,尸体脱水、消瘦、外周淋巴结通常水肿和肿大,在肾盂及肾乳头部检出大量灰白色或黄白色的尿酸盐沉积部分出现肾炎。
4、防治方法
①发生本病时,有条件的猪场可在本场分离菌株后做药敏实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②平时注意观察,一旦发现仔猪有伤口感染,可及时用紫药水或碘酊擦拭。
③肌注阿莫西林防止继发感染。在发病初期使用阿莫西林、磺胺二甲嘧啶、林可霉素等有一定疗效。但严重感染时则注射用药效果不佳。疫情严重时先用温水加入4毫克每升的高锰酸钾,尽量将病猪体表的痂皮及渗出的污物清洗干净,用干净的抹布擦干猪体,然后自制软膏(其成分:金霉素、紫草,阿莫西林、凡士林)均匀涂擦猪体,每天1~2次,轻症者2天内明显好转,5~7天康复,重症者,配合阿莫西林(或其他敏感药物)和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肌注。若出现脱水严重的病例,则需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补液,一般三天内有明显好转,7~15天恢复正常。
偏方:将2~3支香烟的烟丝浸泡在50°~60°的高度白酒中24小时,然后往小猪身上喷或者药浴,注意要接触到皮肤,不要只粘到皮毛,要让药物达到患处才能起到作用。同时配合使用青霉素(地塞米松稀释)+头孢注射治疗。
偏方:消毒擦拭,涂抹废机油、阿莫西林。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