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在饲养过程中,雏鸡的饲养尤为关健,基础的好坏影响鸡的生长及产蛋的全过程,所以,以以往的服务规模场的经验特整以下仅供参考。雏鸡饲养管理及用药方案的综合指南,结合环境控制、饲喂管理、健康观察及科学用药等核心要点,适用于提高雏鸡成活率和健康水平:
一、饲养管理关键措施
环境控制
温度:入舍首周保持36~37℃,之后每周降2~3℃,至4周龄时降至25℃左右。温度是否适宜需结合雏鸡行为判断:扎堆表示过冷,张口喘气表示过热。
湿度:10日龄前控制在60%~70%,后期降至50%~60%。湿度过高易诱发球虫病,过低则导致脱水或呼吸道疾病。
通风与光照:
通风:避免氨气积聚,中午开窗换气,防止冷风直吹。
光照:前3天23~24小时光照,4日龄起逐渐减少至12~16小时/天,避免强光引发啄癖。
饲喂管理
开食与饮水:
开食时间:出壳后24~36小时,先饮水(温开水+2%~5%葡萄糖)后开食。
饲料选择:初期用易消化颗粒料或半熟米饭(洗净粘性),4日后过渡到全价配合饲料。
饲喂频率:
1~3日龄:6~8次/天(含夜间);4~7日龄:4~5次/天+1次夜间;8日龄后:4次/天。
补喂砂砾:4日龄起每周补1~2次,占饲料1%,促进消化。
密度与卫生
密度:平面育雏每平方米30~40只(前两周),后期降至20只。
卫生消毒:
入舍前:鸡舍彻底冲洗→消毒→熏蒸→空置3周。
日常:饮水器每日清洗消毒,及时清理粪便,防止球虫病。
断喙与分群
断喙:7~11日龄进行,切除上喙1/2、下喙1/3。断喙前2天添加维生素K₃(10~20mg/kg饲料)防出血。
分群:强弱雏分开饲养,弱雏单独补饲;及时挑出病鸡隔离。
 二、科学用药方案
预防性用药
开口药:初饮水中添加2%~5%葡萄糖+电解多维,随后用低毒抗生素(如恩诺沙星)连用3天,增强抵抗力,金匮和胃用3_4天可提升1%的成活率。
抗球虫药:7日龄起周期性用药(如磺胺类),每周2~3天,每时霉剋用5_7天。注意轮换药物避免耐药性。
抗应激:接种疫苗或运输前后,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维生素C。
治疗用药原则
对症选药:
细菌感染:选用敏感抗生素(如氟苯尼考),避免滥用广谱药。
球虫病:用妥曲珠利或地克珠利,配合维生素K₃止血。
注意事项:
禁用敏感药物:雏鸡避免使用痢特灵、氯霉素(易中毒);产蛋鸡禁用磺胺类(抑制产蛋)。
剂量与疗程:按体重精准计算,疗程3~5天,避免药物残留。
肝肾保护与停药期
频繁用药后添加保肝通肾药物。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