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蛋鸡蛋壳品质差(如沙壳蛋、软壳蛋、破蛋率高、颜色变浅等)通常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营养、管理、健康和遗传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下面我将详细分析原因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主要原因分析
1. 营养因素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
· 钙磷不足或比例不当:
· 钙:是蛋壳的主要成分(约94%碳酸钙)。日粮中钙含量不足、钙源(如石粉、贝壳粉)颗粒大小不合适(大颗粒钙可在肠道内缓慢释放,满足夜间蛋壳钙化所需)或吸收障碍都会导致蛋壳差。
· 磷:过量磷会与钙结合形成不溶性磷酸钙,妨碍钙的吸收。产蛋期有效磷需求较低,需严格控制。
· 钙磷比例:理想的钙磷比例通常在 (4:1) 到 (6:1)。
· 维生素D3缺乏:VD3是钙磷代谢的关键,促进钙在肠道内的吸收和在骨骼中的沉积。缺乏VD3,即使补再多钙也无济于事。
· 其他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
· 锰(Mn):缺乏会导致蛋壳变薄、强度下降。
· 锌(Zn):参与碳酸酐酶的合成,该酶对蛋壳形成至关重要。
· 镁(Mg)、铜(Cu) 等也扮演重要角色。
· 维生素C:在热应激情况下,VC有助于改善蛋壳质量。
· 电解质平衡:日粮中氯离子(Cl-)过高(如食盐过量)会破坏酸碱平衡,导致蛋壳变薄。钠(Na+)、钾(K+)、氯(Cl-)的平衡需要关注。
2. 管理因素
· 热应激:这是夏季蛋壳质量差的首要原因。鸡在高温下呼吸急促,排出大量CO2,导致血液中碳酸氢根离子(HCO3-)浓度下降,而这是形成碳酸钙的关键离子。同时,采食量下降导致营养摄入不足。
· 饮水问题:饮水不足或水温过高,直接影响采食量和代谢。
· 光照管理不当:光照时间不稳定、强度不适或突然变化,会干扰鸡的内分泌,影响钙的代谢和蛋壳形成过程。
· 应激:各种突然的应激(如惊吓、噪音、换料、免疫、啄肛等)会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子宫部蛋壳腺的分泌功能,易产下沙皮蛋、软壳蛋。
· 鸡笼设备问题:笼底坡度太陡、铁丝过硬或破损、集蛋带摩擦等都会增加破蛋率。
3. 健康状况
· 生殖系统疾病:
· 传染性支气管炎(IB):病毒会严重破坏输卵管子宫部(蛋壳腺)的细胞,导致蛋壳畸形、粗糙、变薄、褪色。这是造成“水纹蛋”、“沙壳蛋”的典型疾病。
· 减蛋综合征(EDS-76):主要导致产蛋量骤降,并产下无壳蛋、软壳蛋和畸形蛋。
· 禽流感(AI):也会严重影响产蛋和蛋壳质量。
· 肠道疾病:如球虫病、坏死性肠炎等,会损害肠道黏膜,影响钙、磷、VD3等营养物质的吸收。
· 其他疾病:任何引起发热、采食下降的疾病(如新城疫、霉形体等)都会间接影响蛋壳质量。
4. 鸡群本身因素
· 日龄:老龄鸡(>60周龄)蛋壳质量自然下降。因为随着周龄增加,蛋重增大,但蛋壳沉积能力下降,导致蛋壳变薄,破蛋率升高。
· 品种遗传:不同品种或品系的蛋壳质量固有特性不同。
二、综合改善措施
解决思路必须是“对症下药,综合管理”。
1. 营养调控
· 确保钙质:产蛋鸡日粮钙含量应在3.5%-4.0%。可采用大颗粒石粉(直径2-5mm)与细粉按1:3或1:2比例搭配,延长钙在消化道的停留时间,特别在夜间蛋壳形成关键期提供钙源。
· 平衡磷水平:将日粮中有效磷控制在0.35%-0.4%。避免使用高磷原料。
· 补充维生素:确保VD3含量充足(通常需要超过国家标准),特别是在无阳光照射的密闭鸡舍。考虑添加VC(100-150mg/kg)以抗热应激。
· 补充微量元素:使用有机微量元素(如蛋氨酸锌、蛋氨酸锰)比无机盐吸收利用率更高,对改善蛋壳质量效果更佳。
· 调整电解质平衡:在热应激或使用高氯原料时,可添加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添加量0.1%-0.5%)替代部分食盐,以平衡血液酸碱度。
2. 精细化管理
· 缓解热应激:
· 加强通风,安装湿帘降温系统。
· 在一天中最热的时间段进行遮光,让鸡休息,减少活动。
· 提供凉爽的饮水,必要时在饮水中添加抗应激物质(如VC、电解多维、小苏打)。
· 调整喂料时间,在早晚凉爽时多喂料。
· 减少应激:保持工作程序固定,动作轻柔,避免惊群。必要时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应激剂。
· 检查设备:调整笼底坡度,铺垫塑料网,及时维修破损的鸡笼和集蛋设备。
· 保证充足饮水:随时检查水线,确保水压充足,乳头饮水器出水顺畅。
3. 疾病防控
· 做好免疫: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特别是针对传染性支气管炎(IB)和减蛋综合征(EDS-76)的疫苗,必须免疫到位。
· 定期监测抗体水平:及时了解鸡群健康状况,必要时进行强化免疫。
· 维护肠道健康:使用益生菌、酶制剂等,预防肠道疾病,确保营养吸收。
· 一旦发病,及时诊断和治疗,在治疗期间和恢复期,提高日粮营养浓度(特别是维生素和矿物质),帮助鸡群恢复。
4. 针对老龄鸡群
· 营养强化:可适当提高日粮钙水平(但不宜超过4.5%)。
· 强制换羽:通过科学的强制换羽程序,可以显著恢复老龄鸡的产蛋性能和蛋壳质量。
· 及时淘汰:对产蛋性能低下、蛋壳质量极差的老弱病残鸡,应及时淘汰,减少经济损失。
总结与建议
当发现蛋壳质量问题时,应遵循以下步骤进行排查:
1. 首先排查管理因素:最近是否有应激?温度是否过高?光照是否正常?饮水是否充足?
2. 回顾饲料配方:检查近期饲料是否有变动?钙、磷、VD3水平是否达标?
3. 评估鸡群健康:观察鸡群精神状态、粪便情况,是否有呼吸道症状?产蛋率、蛋品形状是否同时异常?如有必要,请兽医进行诊断。
4. 考虑鸡群日龄:如果是老龄鸡群,需接受其蛋壳质量自然下降的现实,并通过营养和管理手段尽量缓解。
通过这种系统性的排查,才能准确找到问题根源,并采取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立秋是夏秋交替的重要节气,对于蛋鸡养殖来说,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光照等)开始发生显著变化,鸡群需要适应这些变化。此时管理不当容易引发应激、疾病,影响产蛋性能和健康。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