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驱虫程序
开产前必须彻底驱除体内外寄生虫,避免营养消耗和继发感染:
驱蛔虫:110~130日龄,每千克体重用左旋咪唑20~40mg或驱蛔灵200~300mg,拌料饲喂,连用2天。
驱绦虫:每千克体重用硫双二氯酚100~200mg,拌料饲喂,连用2天。
抗球虫:若球虫污染严重,转群上笼后连用抗球虫药5~6天(如球虫净、肠轻松等)。
二、免疫接种关键程序
开产前需完成核心疫苗的基础免疫,确保抗体水平达标:
新城疫(ND)
开产前2~3周:ND+EDS+IB三联灭活苗肌注(0.5ml/只),同时配合弱毒苗(如LaSota)点眼或喷雾。补充:120日龄前需完成2次新城疫油苗注射,首次在7日龄,二免在16~18周龄。注:二免可用牧感康避免打针带来的应激反应。
禽流感(AI)
开产前接种H5+H7双价灭活苗,皮下注射2次(间隔3~4周)。
传染性喉气管炎(ILT)
70日龄:弱毒苗滴鼻或刷肛(非疫区可不做)。
鸡痘
35日龄首免(刺翅),高发区42日龄二免。
减蛋综合征(EDS)
开产前与新城疫联苗同步免疫(如ND+IB三联苗)。
免疫辅助措施:
疫苗接种前后3天,饮水中添加“黄芪多糖”(100g兑水400斤),缓解应激并增强抗体生成。
避免使用影响免疫的药物(如地塞米松)。
三、营养与肠道管理
钙质补充:
17周龄起,日粮钙含量从0.9%逐步提高至2.5%,产蛋率达20%~30%时切换至含钙3.5%的产蛋料。
肠道健康:
转群后(约100~110日龄):预防球虫和肠炎。
开产前4周停用所有禁药(如托曲珠利溶液,休药期16天)。
四、应激控制与疾病预防
转群管理(16~17周龄):
转群前6天起,饮水中添加“牧益安”抗应激,夜间操作以减少惊群。
入笼后立即提供饮水(加维生素C)和开产料,避免脱水或脱肛。
呼吸道与输卵管炎预防:
120~135日龄:用保肝护肾药物调理肝肾,促进生殖系统发育,预防新母鸡病和输卵管炎。
定期消毒:每周用聚维酮碘消毒鸡舍和设备。
五、关键时间节点与禁忌
开产前4周:禁用所有产蛋期禁药(如磺胺类、氟苯尼考),避免药物残留。
光照控制:16~17周龄起,光照从13小时/天逐步增至16小时/天,强度15~20勒克斯。
抗体监测:免疫后2周检测新城疫、禽流感抗体效价,确保合格率>90%。
总结:开产前用药程序表
阶段 措施
100~110日龄
驱虫(蛔虫、绦虫)、球虫药预防;转群抗应激(如:牧益安);滑炎囊预防(滑抗)
110~120日龄
新城疫+传支+减蛋综合征三联灭活苗肌注;禽流感二免(牧感康饮水)
120~135日龄
营养调控(钙质提升);肠道清理(肠球净+牧益安);肝肾调理(甘甚好十氣穴旺)
开产前4周
停用所有禁药;加强消毒;光照逐步增加至16小时
友情提示:具体程序需根据鸡群健康状况、地区流行病学(如球虫压力)和养殖场条件调整,建议定期进行抗体检测和药敏试验以优化方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