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受胎率提升关键管理措施
母猪受胎率是衡量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影响母猪PSY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影响受胎率的因素众多,PTT养猪学习院教练在服务过程中发现最为常见的影响因素是断奶母猪诱情刺情操作不当、配前优饲操作不当。
一、猪场情况
项目猪场基础母猪存栏约800头,采取36天批次生产模式,母猪品种为丹系。受非洲猪瘟(拔牙+静默生产)和病毒性腹泻影响,2024年12月份以来,场内关键生产指标一直处于波动性状态,希望能在PTT养猪学习院的帮助写扭转不利局面。
PTT养猪学习院陈方钦老师进入猪场后在场长和技术骨干的陪同下,通过现场调研和生产数据分析发现,目前猪场的母猪受胎率不理想(如表1),平均为80%左右,是当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改善措施
1、猪群健康度改善
①通过检测毒株、猪群免疫保健、淘汰发病仔猪和生物安全隔离措施,控制母猪腹泻;
②4月初完成母猪整体驱虫工作;
③强化母猪子宫炎防控,针对产程异常的母猪配合使用宫炎净清宫。
2、母猪配前优饲方面
①增加产房饲喂餐数,提升断奶前母猪采食量;
②断奶母猪按照表2饲喂标准采取“逐餐递增法”效果显著,服务期间断奶母猪采食量已提升至4kg/头/天以上。
3、其他方面改善措施
①强化舍内照明和光照刺情,待配舍母猪定位栏安装灯带。
②强化母猪群的淘汰管理,针对失配和超期母猪进行一轮现场评估。
③规范精液镜检操作和记录,大配期间外购精液按照2:5:3模式做计划。
④推荐采购湿纸巾进行输精前母猪外阴擦拭,避免栏内湿度过大。
⑤调整输精时机。
⑥大配期间规范了输精记录操作,方便复盘母猪失配原因和产仔数跟踪。
三、
结果呈现
1、生产管理方面
场长和技术骨干针对场内存在的问题从猪群健康度改善、母猪配前优饲、母猪发情管理三个大的管理方面进行流程梳理和调整,对于母猪腹泻改善以及母猪受胎率提升效果显著。
2、生产成绩方面
本批次正常断奶母猪受胎率提升至91.14%较2024年未受产房腹泻影响的两个批次分别提升11.06%和9.56%,达到行业优秀水平。
影响本批次综合受胎率的主要因素为超期空怀母猪受胎率,显著拉低整体受胎率水平,后续需继续强化提升超期空怀母猪受胎率。
四、小结
从项目结果分析可知,影响受胎率的最大因素是疾病问题。猪场管理者在做好非洲猪瘟防控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好蓝耳病和病毒性腹泻,尤其是后备母猪入群阶段(做好驯化),否则管理性措施将难以起到明显效果。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