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季高温环境下,采用“延长雏鸡料(即继续使用高营养浓度的雏鸡料饲喂青年鸡)”的策略来改善青年鸡体重,是一种常见的应急手段,但需权衡其利弊。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利(优势)
1. 快速补充营养缺口
雏鸡料通常含有更高的能量(≥2850kcal/kg)、蛋白质(≥20%)和氨基酸,能短期内弥补因高温采食量下降导致的营养不足,促进增重。
2.减少热应激代谢负担
高营养浓度可降低鸡群为满足需求所需的采食量,减少因进食产生的热增耗(高温下消化蛋白质的热增耗高于脂肪)。
3. 改善均匀度
对体重严重落后的青年鸡群体,延长雏鸡料可缩小个体差异,尤其适合分群后弱小鸡的补救。
4. 操作简单
- 无需调整饲料配方或设备,直接延用现有雏鸡料,适合中小养殖场快速实施。
二、弊(风险与局限)
1. 成本显著增加
雏鸡料价格通常比青年鸡料高20%-30%,长期使用会大幅提升饲料成本。
2. 营养失衡风险
钙磷比例失调:雏鸡料的钙(≤1.0%)和有效磷(0.45%)水平低于青年鸡需求(钙需1.2%-1.5%,磷0.5%-0.6%),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骨骼发育不良或后期蛋壳质量问题。
过量蛋白质:多余蛋白质转化为能量时增加肝肾负担,高温下可能加剧脱水和尿酸沉积。
3. 影响后期生产性能
青年鸡阶段是生殖系统发育关键期,过量能量摄入可能导致脂肪沉积过多,影响开产后产蛋率和高峰期持久性。
4.肠道健康隐患
雏鸡料中高比例的动物蛋白(如鱼粉)或易消化原料,可能使青年鸡肠道绒毛发育滞后,降低后期对粗饲料的适应能力。
三、科学应用建议
1. 适用场景
短期补救:仅针对体重落后10%以上的鸡群,使用≤2周。
极端高温期:当采食量下降15%以上且其他降温措施无效时,作为过渡方案。
2. 优化执行方案
混合饲喂:雏鸡料与青年鸡料按比例混合(如1:1),逐步过渡(5-7天)。
补充关键营养素:额外添加钙(石粉0.5%-1%)、磷及维生素D₃,避免骨骼问题。
限时使用:连续使用不超过14天,达标后立即切换至青年鸡料。
3. 替代方案
定制高温日粮:在青年鸡料基础上临时添加1%-2%脂肪、0.1%赖氨酸,比完全改用雏鸡料更经济安全。
分阶段调整:白天高温时段喂雏鸡料,早晚凉爽时段喂青年鸡料。
四、决策流程图
A青年鸡体重是否不达标? --→ B高温是否导致采食量↓>15%?
C短期延长雏鸡料7-14天+补钙
D检查疾病或管理漏洞
E达标后逐步过渡至青年鸡料
F正常饲喂青年鸡料
总结
短期利大于弊:可作为高温期的应急增重手段,但需严格控时长和补充钙磷。
长期弊大于利:成本高、营养失衡风险显著,建议优先通过环境降温、调整青年鸡料配方等综合措施解决问题。
关键点:若延长使用雏鸡料,必须同步监测骨骼发育(胫骨长度)和肝肾健康(粪便尿酸结晶)。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