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体感温度? 体感温度是鸡对环境冷热变化的感觉程度,简单的说,就是鸡对环境冷热变化的行为反应与理想环境状态下行为反应所对应的温度,而不是实际测量的温度值。 在干燥的冬季,当鸡舍里的温度计显示为28℃时,在没风的情况下,鸡体感觉到的温度是28℃。 如果此时舍外有冷风吹进来,风速是1m/s的话,鸡体感觉到的温度就不是温度计上显示的28℃了,而实际感受到的温度会比温度计上的温度低3-5℃(与外界环境有关)。  鸡体感觉的温度和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不一样,这就是风冷效应,而鸡体实际感受到的温度,就是体感温度。  

体感温度受哪些因素影响? 体感温度是没有办法测量的,受环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鸡只大小、鸡只健康状况、羽毛覆盖程度等因素影响。除了上面大家能明显感觉到的因素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因素经常被忽视,就是风的温度与鸡群的密度。

1、外界温度: 实验证明,外界温度越高,风冷效应就会越小,当外界温度超过35摄氏度,鸡体能感觉到的风冷效应就很小了;相反外界温度越低,风冷效应就会越大,鸡体能感觉到的风冷效应就会很大,因此在外界温度不超过28°C时,建议不要开湿帘,当风冷效应较小的环境时再使用水帘降温。

2、外界湿度:外界湿度越大,风冷效应越小,鸡的体感温度就越高,经常出差的人就能明显感觉到,在夏季同样的温度下,南方要比北方闷热。或者在相通的温度情况下,春风吹拂的季节要比秋雨前的闷热感觉舒服很多,这点和外界下雨后潮湿天气不能开水帘是一个道理。  

3、鸡舍风速:风速越大,风冷效应就越大,鸡的体感温度就低,反之,风速越小,风冷效应就小,鸡的体感温度就高,在外界下雨后潮湿天气开水帘不能降温时,可以通过关闭湿帘或间歇开启水帘,加大风速来解决。    

4、鸡的日龄:日龄越小,风冷效应就越大,反之,日龄越大,风冷效应越小,这和羽毛覆盖程度有关,小鸡应尽量减少风冷效应的影响,大鸡要加强通风。 5、鸡群的密度  密度越大,风冷效应就越小,在后期,鸡群所需要的通风量要大些,这和单位时间内热转移量有关,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后期需要更大的风速。  

运用这些因素调节鸡舍通风的原则 不要片面相信温度计显示的数据,仅可作为参考而已,也不要相信别人所说的冷或热,相信自己看到的,鸡群是否舒服,是否有扎堆或张嘴表现才是最好的衡量标准。 体感温度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多因子计算过程,要结合温度、湿度、日龄、存栏数量、室外温度和通风量等参数综合考虑。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