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猪群采食量突然下降是猪场常见但危害巨大的信号。若不及时处理,轻则导致日增重下降、料肉比升高,重则诱发疾病爆发甚至死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本文将系统梳理排查步骤,快速定位问题根源。


一、确认现象真实性
量化下降程度:记录当前采食量(kg/栏/天),对比正常值(如:育肥猪正常采食量≈体重(kg)×0.03-0.04)。计算下降百分比(>5%需警惕,>10%为严重)。
观察猪群状态:精神沉郁?体温异常(正常38.5-39.5℃)?呼吸急促?皮肤苍白/发绀?腹泻/便秘?呕吐?
二、锁定发生范围
全群性下降:优先考虑环境、饮水、饲料等共性因素。
局部性下降:重点排查特定栏舍的通风、密度或突发疾病。

(一) 环境因素排查

排查步骤:
使用温湿度计、氨气检测仪多点测量;
观察猪群是否扎堆(冷)或远离躺卧区(热);
检查风机、湿帘、进风口是否正常运作。
(二) 饮水系统排查
水压与流量:育肥猪饮水器理想流速为1.5-2.5升/分钟。测量方法:用容器接水1分钟称重。
水质检测:
感官:浑浊、异味、杂质?
理化:pH值(6.5-7.5)、硬度、硝酸盐(<50mg/L)、重金属(符合饮用水标准)。
微生物:大肠杆菌(应未检出)、总菌落数(<100 CFU/ml)。
设备检查:饮水器堵塞?高度不当(与肩同高)?水管泄漏?
数据支持:研究表明,当水流速低于1.0L/min时,采食量可下降15%以上;水中硝酸盐超标可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直接抑制食欲。
(三) 饲料因素排查
原料与配方突变:
是否更换饲料批次/厂家?
检查饲料颜色、气味、粉碎粒度是否异常?
索取供应商最新检测报告(重点:霉菌毒素、营养成分)。
储存不当:
料塔/库房是否漏雨、受潮?
是否有霉变结块(尤其边角处)?
是否遭鼠鸟污染?
饲喂管理:
料槽是否清洁(无酸败旧料)?
是否空槽时间过长或持续满料?
投料量是否准确?
关键点:黄曲霉毒素B1>20ppb、呕吐毒素>1ppm即可显著抑制采食。随机取样送检是金标准。
(四) 管理应激排查
近期操作:是否进行免疫、转群、并栏、驱虫?发生时间是否与采食量下降吻合?
人员变动:饲养员更换?操作规范是否统一?
异常惊扰:周边施工、持续噪音、犬只闯入等。

(一) 临床检查与病理解剖
群体观察:
咳嗽/喷嚏频率:>5%猪只咳嗽提示呼吸道疾病。
腹泻比例与特征:水样(病毒性)、糊状(细菌性)、带血(猪痢疾、胞内劳森菌)。
神经症状:伪狂犬、链球菌。
个体检查:
测量体温(>40℃为发热);
听诊肺部(啰音提示肺炎);
检查口鼻、蹄部有无水泡(FMD)。
解剖病死猪(关键!):
重点器官:肺(实变、粘连)、肠道(出血、溃疡)、淋巴结(肿大出血)、肝脏(变性)。
(二) 五大常见疾病快速诊断表

检测建议:
急性全群性下降:优先排查ASF(PCR)、经典猪瘟(抗原检测)。
呼吸道症状为主:采集鼻拭子/肺组织做PRRSV、流感病毒PCR。
腹泻为主:粪便PCR检测PEDV、PDCoV、细菌培养(沙门氏菌、胞内劳森菌)。


行动指南:
24小时内:完成环境/饮水/饲料基础排查并采样(水、料);
48小时内:完成病死猪解剖与必要样本送检;

【版权声明】来源:猪多资源。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