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养猪注意事项

   盛夏时节,高温高湿成为养猪生产的严峻挑战。热应激不仅导致猪只采食量骤降、增重迟缓,更会诱发疾病甚至死亡,严重影响经济效益。要确保猪群安全度夏,以下关键措施务必落实:

一、环境调控:打造清凉舒适圈

物理降温: 猪舍上方搭建遮阳网或加厚屋顶隔热层,有效阻隔烈日直射。通风系统全面检修,水帘风机组合应全负荷运转,确保舍内空气流通顺畅。圈舍地面可定时喷洒凉水(避免直冲猪体),或安装喷雾装置,利用蒸发散热原理降低环境温度。密度优化:适当降低饲养密度,为每头猪提供更宽敞的空间,减少拥挤带来的热量积聚和应激反应。

### 二、营养与水:防暑的根基

饲料调整:适度提高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浓度,弥补因采食量下降造成的营养缺口。在日粮中添加1%-2%的油脂(如大豆油),可提供高能且消化产热少的能量来源。额外补充维生素C(200-500mg/kg饲料)、维生素E及电解质(如小苏打0.3%-0.5%),增强猪只抗热应激能力。

饮水保障:清洁、充足、清凉的饮水是夏季的生命线!** 增加饮水点,确保24小时不间断供应。水管避免阳光暴晒,定期检查水压和出水口,保证水流畅通。水温尽量控制在20℃以下,高温时可在饮水中添加少量电解质或维生素。

三、疾病防控:筑起健康屏障

核心疫苗免疫:猪瘟、口蹄疫、伪狂犬、圆环病毒病等核心疫苗必须按程序高质量完成免疫接种。

夏季高发病防治:重点防控附红细胞体病(症状:高热、贫血、黄疸)、弓形虫病以及因热应激诱发的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等。定期进行预防性投药(需在兽医指导下进行),密切观察猪群状态,发现异常(精神萎靡、呼吸急促、高烧不退等)立即隔离并精准治疗。

卫生消毒:每日及时清理粪尿,减少氨气和湿度。定期进行彻底的环境消毒(可选用碘制剂、过硫酸氢钾等),灭杀蚊蝇,切断疾病传播途径。保持料槽、水槽洁净。

四、饲养管理:细节决定成败

饲喂策略:将60%-70%的喂料量调整至一天中最凉爽的时段(如清晨5-7点,夜间8-10点)。采用湿拌料或颗粒料,提高适口性。少量多次投喂,避免剩料酸败变质。

减少应激: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进行转群、免疫接种等强烈刺激操作。必须操作时务必轻缓,并提前做好防暑准备。

加强巡查:特别关注种猪(妊娠后期母猪、哺乳母猪、公猪)和保育仔猪。增加凌晨和夜间的巡查频次,及时发现中暑或异常个体(呼吸极度困难、倒地不起、体温极高者),立即用冷水(避免冰水)淋洒头部、颈部、体侧降温,并迅速联系兽医救治。

某规模化猪场实践案例: 通过严格执行水帘风机降温、调整饲喂时间(夜间为主)、日粮添加2%油脂和复合维生素、每周两次环境消毒及强化蚊蝇控制等综合措施,该场在酷暑季节成功将母猪流产率控制在3%以下,育肥猪日增重下降幅度小于10%,显著优于未采取系统防暑措施的对照猪群。

夏季养猪,本质是与高温的博弈。唯有将环境调控、精准营养、疾病防御与精细管理熔铸成系统的防暑体系,才能有效化解热应激的重压。这些措施不仅是技术要点,更是对生命的责任担当——用心守护猪群的健康,方能守住养殖效益的根基。汗水浇灌之下,科学的付出终将换来养殖场在盛夏的从容生机。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