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作为以青草等粗纤维饲料为主食的反刍动物,科学补充精饲料(如玉米、小麦、豆粕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可显著提升生长速度,有效缩短育肥周期,实现提前出栏目标。但过量饲喂精料(包括玉米、蚕豆、豌豆等高淀粉饲料)不仅无法达到增重效果,反而会引发瘤胃酸中毒,即羊精料中毒。该病系因过量摄入精饲料导致瘤胃内环境紊乱、酸性物质过度蓄积引发的急性代谢性疾病,亦称"瘤胃酸中毒"或"碳水化合物中毒",具有发病急骤、致死率高的特点。
一、中毒主因分析
精料超量饲喂:部分养殖户为追求快速育肥效果,短期内骤增精料投喂量,或采取自由采食模式,导致摄入量远超瘤胃消化负荷。
饲料管理缺陷:精料储存不当发生霉变,羊只误食后引发中毒;或突然更换饲料种类,瘤胃微生物菌群未能及时适应。
个体差异影响:羔羊及体弱羊只因瘤胃发育不完善或消化功能较弱,对精料的耐受阈值显著降低。
二、临床症状表现
急性病例常于发病后3-5小时内死亡,濒死期呈现张口吐舌、抽搐甩头、高声鸣叫、口流血性泡沫等特征。慢性病程则分三度:
轻度中毒:初期精神萎靡,采食反刍减少,眼球凹陷,四肢乏力,腹围膨大,排出恶臭稀粪。
中度中毒:精神沉郁,喜卧少动,步态蹒跚,结膜充血,心跳呼吸加快,尿量锐减,粪中可见未消化精料。
重度中毒:高度抑制状态,昏迷卧地,头颈强直或抽搐,磨牙呻吟,结膜发绀,呼吸急促,体温正常或微升。
三、综合治疗方案
强调"早发现、早干预"原则,具体措施包括:
毒物清除:灌服石蜡油或植物油(200-500ml)促进肠道排空;瘤胃臌气严重者需实施胃导管放气或专业兽医进行瘤胃穿刺。
酸碱平衡:灌服碳酸氢钠溶液(50-100g溶于1-2L水)中和胃酸,同步补充电解质与能量。
静脉支持:5%葡萄糖生理盐水(含维生素C及5%碳酸氢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纠正脱水,维生素B1肌注缓解神经症状。
菌群重建:接种健康羊瘤胃液(200-300ml)或益生菌制剂,恢复瘤胃微生物平衡。
对症处理:心力衰竭时注射樟脑磺酸钠;腹泻严重者联合使用止血药与抗生素;兴奋性增高时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30ml);恢复期补充葡萄糖酸钙(10-20ml)增强心肌收缩力。
四、预防控制措施
优化饲喂策略:严格控制精料比例,同步补充优质干草;调整饲养模式,由放牧为主转为舍饲结合适度放牧;提供适口性好的青干草、嫩枝叶及专用配合饲料。
消化功能维护:对轻症羊只,每日在日粮中添加20-30g人工盐;酸度过高青贮饲料需经碱处理后再饲喂;精料比例较高时添加2%碳酸氢钠或0.8%氧化镁(按混合饲料总量计)。
五、操作注意事项
瘤胃酸中毒属于急性病例,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特点,发现异常须立即处置,严禁延误治疗时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