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张振东博士撰稿,曲向阳博士校对。

相比于非洲猪瘟,蓝耳病的诊断并不容易,与采样、实验室检测能力、检测方案及临床经验等都有关系。

2018年非瘟发生以来,通过专家、意见领袖、养猪生产者在“现场+实验室”中的不断摸索及努力,绝大多数的从业者已经掌握了针对非洲猪瘟的一套预防以及疫情紧急处置的方法,从经济损失看,蓝耳病(PRRS)仍是影响养猪业最重要的疾病之一。后非瘟时代,临床及实验室的打通是新一代猪兽医的必备技能,而如何通过实验室辅助生产中PRRS的诊断与防控,是我们每个猪群健康管理者需要再努力、再思考的问题。本文简单总结了猪蓝耳病实验室抗原检测及结果分析中最常见的疑惑,分享给同行参考,希望能引起各位的思考。

  1. 临床怀疑PRRSV,但检测为阴性。影响检测结果的最主要因素为样品类型和检测方法。反复冻融样品会影响检出率;公猪精液细胞的检出率要大于精液上清,但对免疫MLV的公猪,血液检出率要明显大于其它(包括精液细胞);流产胎儿要取3个以上混样检测;同群猪的口腔液样品在4℃解冻比室温下解冻,CT值要低;qPCR的CT值>34,重复检测会时有时无;RT-PCR方法,要确定检测哪个片段,一般情况下检出率ORF7>ORF5>nsp2;警惕并加强PRRSV 1(欧洲型)的检测(曲博士:虽然中国欧洲型的检出率并不高。根据维特康检测实验室2021年测序数据,60%以上的感染野毒是NADC30毒株)。对于PRRSV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测等客观综合分析。
  2. 检测就是疫苗毒,疫苗毒致病?检测时机、测序区域、测序深度及宽度分析对于理解该问题非常重要。对于商品猪在免疫后的1-2个月内检出疫苗毒株是正常现象(无论是经典株还是野毒株的活疫苗),在PRRSV暴发后采用闭群+群体免疫+净化策略防控的猪场,2-3个月内检测出疫苗毒也是正常现象,对于实施疫苗阳性稳定策略的猪场,检测出疫苗毒更是为合情合理(曲博士:需要合理确定采样的时间点)。此外,若发病场ORF5检测分析为疫苗毒株,场内是否存在其它毒株?是否检测其它区域?是否为重组毒株?Whole genome sequencing (WGS)会逐步应用推广(曲博士:目前该方案的成本依然较贵,其实可以根据下游保育猪的成活率等综合判断是疫苗毒还是野毒致病)。疫苗毒的存在对本场是利是弊需要客观分析,降低猪群PRRSV的丰富度,避免“新毒株”(与本场毒株不同就是新毒株)的进入和出现(重组)是降低PRRSV暴发风险的关键。
  3. 经典、高致病性、NADC30/34、谱系、RFLP 1-4-4傻傻分不清(曲博士:全球范围内,蓝耳毒株的分类方法尚未统一化)。在我国,“经典”主要指1996-2006年期间流行于国内的毒株,以及包括由经典毒株为亲本的疫苗毒株,分子特征上无任何缺失;“高致病性”指2006年暴发的以nsp2基因上30个氨基酸缺失为分子特征的毒株;“NADC30、NADC34”均是分离自美国的毒株,其nsp2基因上分别缺失131、100个氨基酸,由于近年来国内分离到与其相似缺失模式的毒株,因此称为类NADC30、类NADC34。谱系是基于ORF5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RFLP是基于ORF5基因的多态性分析,比如某毒株X属于谱系8,其RFLP模式为1-7-4。当前我国PRRSV毒株重组现象频繁,“盲人摸象”似的病毒分类需要优化调整。
  4. 通过测序比对同源性筛选疫苗毒株?目前来看,对于PRRSV MLV毒株的选择,不需要纠结ORF5基因或其它部分序列同源性的高低,具体可翻阅本公号文章“通过测序后对比同源性,作为蓝耳病疫苗毒株的选择依据,靠谱吗?”(曲博士:根据ORF5同源性来选择毒株的观点在行业内非常的盛行,但这个却缺乏了科学依据与实践的效果。同源性,并不一定代表仅是ORF5的相似性)
  5. 对PRRSV部分片段测序后进行遗传演化进化分析,同一份样品中检测分析PRRSV的不同片段,进化树上属于不同分支(比如ORF5属于谱系1,而nsp2区域与谱系8毒株处于一个分支);同一个猪场,同阶段或者不同阶段猪只检测到的PRRSV不一样;同一个猪场/养殖体系检测到不同的PRRSV毒株,等以上几种均属正常现象。(曲博士:一个集团,需要始终依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毒株的分类,以判断是否有新毒株的入侵,这才是毒株测序的真谛所在)
  6. PRRSV N蛋白抗体检测,S/P值高低与病毒血症的高低相关性并不大。使用商品化试剂盒及本实验室建立的qPCR方法(维特康检测已经建立了可靠的qPCR检测方案)检测不同S/P值的血清样本,并未找到两者的相关性(病毒血症具备一过性,可能仅5-7天就消失了,而S/P值代表了抗体的消减,持续时间更长,但出现时间较晚)。在疾病爆发的早期,应加强PRRSV的抗原检测,弱化抗体检测(疾病的暴发预警,抗原检测要优于抗体检测),但若发病一段时间,需要将抗原与抗体(尤其是季度性抗体)结合进行发病与否的判断。









【版权声明】来源:曲博士猪群健康管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