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殖的头号大敌 ——热应激!据统计,我国南方地区每年因热应激导致的家禽生产损失高达 20%-30%,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大规模死亡。别着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热应激对家禽的危害,以及如何科学应对。

热应激:藏在高温里的 “养殖杀手”

当家禽生活环境温度超过舒适区间(18-25℃),身体就会拉响红色警报,启动 “应激防御模式”。热应激就像看不见的隐形刺客,从生理和生产两端同时发力搞破坏,看这张流程图就全明白了:

生理功能紊乱

01体温调节失衡

家禽没有汗腺,只能通过呼吸散热。当室温冲破 30℃,它们的呼吸频率会从正常的30-40次/分钟,直接飙升到100次以上。长期高温会使家禽的体温调节中枢 “罢工”,引发中暑甚至死亡。

           02呼吸循环系统负担加重

为了加快散热,家禽会加快呼吸频率。这会导致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引起呼吸性碱中毒,进而影响心脏和肺部功能。长期下来,肉鸡心肌肥大的发生率直接翻3倍。

           03免疫系统功能减弱

热应激会抑制家禽的免疫细胞活性,使其更容易感染大肠杆菌、禽流感等疾病。有研究表明,处于热应激状态的鸡群,疫苗免疫效果会下降 30%-40%。山东某养殖场热应激期间禽流感抗体合格率从92%断崖式跌到58%,最后只能紧急补打疫苗。

           生产性能 “大跳水”

01产蛋率暴跌

高温会影响蛋鸡的内分泌系统,减少雌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导致产蛋量下降、蛋壳变薄易碎。某养殖场的真实案例显示,夏季蛋鸡产蛋率从 90% 骤降至 65%,每月损失高达 10 万元。

02肉品质变差

热应激下的肉鸡,肌肉中的水分流失增加,脂肪沉积减少,导致肉质干柴、口感下降。同时,应激还会使家禽产生 “PSE 肉”(苍白、松软、渗水),严重影响销售。

03生长速度放缓

高温会降低家禽的采食量,同时增加其维持体温所需的能量消耗。研究发现,环境温度每升高 1℃,肉鸡日采食量下降 1.6%-2.2%,料肉比增加 0.05-0.1。

        科学应对热应激,这些方法超有效

面对热应激,我们并非束手无策。以下是经过实践验证的科学应对措施,助你轻松破解难题。

改善养殖环境:

打造清凉 “避暑山庄”

01安装降温设备

水帘风机、喷雾降温系统、空调等设备都是降低舍内温度的 “得力助手”。例如,水帘风机系统能有效使舍内温度降低5 - 8℃,为家禽创造相对凉爽的环境,显著缓解热应激。

02加强通风换气

良好的通风可以迅速排出舍内的热量和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增加空气流通。建议采用纵向通风模式,将风速控制在1.5 - 2.5米/秒,确保空气能够快速更新。

03遮阳隔热

在鸡舍顶部安装遮阳网,或者喷涂反射涂料,能够有效减少太阳辐射热。此外,在鸡舍周围种植树木、藤蔓植物,不仅可以起到遮阳作用,还能美化环境,调节局部小气候。

               调整饲养管理:

优化日常养殖细节

01合理调整饲喂时间

中午是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候,此时家禽食欲不佳。我们可以避开这个时段,选择清晨和傍晚温度相对较低时进行饲喂,并且适当增加饲喂次数,确保家禽摄入足够的营养。

02优化饲料配方

高温会导致家禽采食量下降,为了弥补营养缺口,需要增加饲料中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比如,在饲料中添加0.1% - 0.2%的碳酸氢钠,有助于调节家禽体内的酸碱平衡,缓解热应激。

03保证充足饮水

为家禽提供清洁、凉爽的饮水至关重要,水温控制在10 - 15℃为宜。此外,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电解质等抗应激添加剂,能够增强家禽的抗应激能力。

药物与营养调控:

为健康 “加油助力”

01添加抗应激添加剂

除了维生素C和碳酸氢钠,牛磺酸、中草药提取物等抗应激物质也有一定的效果。

02调整肠道健康

热应激会破坏家禽肠道内的菌群平衡,引发腹泻等肠道问题。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益生元等,可以维护肠道健康,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