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化饲料管理
1. 选择优质饲料:30 日龄仔猪消化系统仍在发育,优质饲料是关键。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易消化的原料制成的饲料,例如以乳清粉、鱼粉、豆粕等为主要蛋白来源,且氨基酸平衡良好的饲料。这样的饲料能为仔猪提供全面营养,满足快速生长需求。
2. 调整饲料配方:随着仔猪日龄增长,营养需求改变。30 日龄仔猪对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求与前期不同,需调整饲料配方。适当提高能量水平,可添加一定比例的油脂;同时保证蛋白质含量在 18% - 20%左右,并注重氨基酸的平衡,尤其是赖氨酸、蛋氨酸等必需氨基酸的含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添加要满足仔猪骨骼发育、免疫调节等生理功能需要。
3. 合理控制饲喂量和频率:采用少食多餐原则,30 日龄仔猪胃肠容积小,消化能力有限。每天可饲喂 5 - 6 次,每次饲喂量以仔猪吃到七八分饱为宜。这样既能保证仔猪营养摄入,又避免饲料浪费和胃肠负担过重。随着仔猪生长,逐渐调整饲喂量和频率。同时,注意观察仔猪采食情况,根据采食状态适当调整下一次饲喂量。
二、改善饲养环境
1. 温度调控:30 日龄仔猪体温调节能力尚不完善,适宜温度对其生长至关重要。舍内温度应保持在 25 - 28℃。可通过安装温控设备,如空调、暖风机、保温灯等进行调节。冬季做好保暖措施,如铺设垫料、密封猪舍缝隙;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如安装水帘、风扇等,避免仔猪因温度不适而影响生长。
2. 湿度控制:适宜湿度能减少疾病发生,提高仔猪舒适度。舍内湿度应控制在 60% - 70%。湿度过高,易滋生细菌、霉菌等病原体,可通过加强通风、使用除湿设备降低湿度;湿度过低,空气干燥,易引发呼吸道疾病,可适当喷雾洒水增加湿度。
3. 通风管理:良好通风能保证舍内空气新鲜,排除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降低呼吸道疾病发生率。安装合理的通风系统,如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相结合。根据猪舍面积、饲养密度、季节等因素调整通风量和通风时间。但要注意通风时避免冷风直吹仔猪。
4. 保持圈舍清洁卫生:定期清扫圈舍,每天至少清扫 1 - 2 次,及时清除粪便、剩余饲料等,减少细菌滋生。每周进行 1 - 2 次全面消毒,可选用合适消毒剂,如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对圈舍地面、墙壁、食槽、水槽等进行喷雾消毒。同时,注意更换消毒药种类,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
三、加强疾病防控
1. 做好疫苗接种:按科学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的关键。30 日龄左右,需接种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等重要疫苗。接种前,确保疫苗质量,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进行储存、运输和接种操作。接种后,观察仔猪有无不良反应,如发热、食欲不振等,并及时处理。
2. 日常健康监测:饲养人员每天观察仔猪采食、饮水、精神状态、粪便等情况。若发现仔猪采食量下降、精神萎靡、粪便异常等,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定期对仔猪进行体重、体尺测量,了解生长发育情况,若发现生长缓慢等异常,及时查找原因并解决。
3. 疾病治疗与隔离:一旦发现仔猪患病,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根据疾病类型,选择合适药物进行治疗,严格按照药物使用剂量和疗程用药。治疗期间,加强对患病仔猪护理,如提供易消化饲料、保证充足饮水等,促进其康复。
四、其他管理措施
1. 提供充足清洁饮水:水是仔猪生长不可或缺的物质,30 日龄仔猪新陈代谢旺盛,需水量大。提供清洁、卫生、温度适宜的饮水,可安装自动饮水器,保证仔猪随时能喝到水。同时,定期检查饮水器是否正常工作,防止堵塞、漏水等问题。每天对饮水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仔猪饮用标准,避免因饮水问题引发疾病。2. 合理分群:根据仔猪体重、性别、体质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群,每群数量不宜过多,一般以 15 - 20 头为宜。这样可避免因个体差异大导致采食不均、生长差异过大等问题,同时减少仔猪争斗,为仔猪创造良好生长环境。分群后,要注意观察仔猪合群情况,若有争斗激烈等异常,及时调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