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猪突然预防传胸指南:从了解到行动

保育猪阶段是猪生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然而,它们却极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威胁,其中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简称“传胸”)便是一种不得不防的高危害疾病。

传胸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发的接触性传染病,被列为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在全球养猪国家广泛流行,是工业化养猪的五大疫病之一,对养猪业的危害不容小觑。各个年龄阶段的猪都有可能感染,但保育仔猪和育肥猪群的易感性最高。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病菌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由污染的车辆、器具及饲养人员的衣物间接传播。

当保育猪感染传胸时,最急性型可能看不到任何症状就突然死亡;急性型体温会升高到41 - 42℃,精神萎靡、绝食,后期心脏衰竭,皮肤发紫,1 - 2天内死亡;慢性型多在急性后期出现,病猪发热不适,体温39.5 - 40℃,间歇性咳嗽、呼吸异常、生长迟缓。此外,病死猪口腔还会流出血沫性分泌物,这些都是传胸的典型症状。

为了预防保育猪传胸,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

1. 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清新,降低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合理控制猪群饲养密度,每栏猪数量要适中,避免过度拥挤。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定期清扫粪便和杂物。

2. 严格卫生消毒:每周1 - 2次使用10%聚维酮碘等消毒剂对场内外进行全面消毒,包括猪舍地面、墙壁、食槽、水槽等。在疫病高发期,可适当增加消毒次数。进出猪舍的人员和车辆必须严格消毒,人员更换工作服和鞋,车辆进行喷雾消毒。

3. 优化营养水平:为保育猪提供营养均衡的优质饲料,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增强猪只的免疫力。可在饲料中适量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应激添加剂,提高猪只抗应激能力。

4. 强化生物安全:坚持自繁自养,尽量不从外地引进猪只。若必须引进,要从无病猪场引进,并做好隔离观察和检测工作,确保引进猪只健康无病。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一批猪全部转出后,对栏舍进行彻底清洁消毒,空栏1周后再重新使用。

5. 药物预防:在混群、疫苗注射或长途运输前1 - 2天,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适量的磺胺类药物、泰妙菌素、泰乐菌素、新霉素、林肯霉素等抗生素,进行药物预防,但要注意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疗程,避免产生耐药性。

6. 疫苗免疫接种:选择质量可靠、针对本地流行血清型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一般在5 - 8周龄时进行首免,2 - 3周后进行二免;母猪在产前4周进行免疫接种。如果能使用本场分离株制成的灭活疫苗,预防效果会更佳。

通过以上全面且细致的预防措施,能够显著降低保育猪传胸的发生风险,为保育猪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提高养猪场的经济效益。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