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乳腺炎的防治要点与治疗药物选择

(一)母猪乳腺炎的病因分析

母猪乳腺炎是哺乳母猪常见疾病,主要是一个或几个乳腺发病,症状表现为乳腺红肿、热痛以及泌乳减少。病原微生物感染是导致母猪乳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的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这些细菌可通过多种途径侵入乳腺组织,如乳头破损,仔猪在吃奶时过于用力咬伤乳头,会使细菌有机会进入乳腺;环境中的细菌污染,若母猪产房卫生条件差,细菌大量滋生,容易污染乳头,进而侵入乳腺引发炎症。

饲养管理不当也会增加母猪乳腺炎的发病几率。母猪在哺乳期,若饲料营养不均衡,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E和硒等抗氧化营养素,会导致母猪机体免疫力下降,难以抵御细菌的侵袭。另外,母猪产房卫生条件不佳,乳头清洁不到位,也为细菌滋生和感染创造了条件。机械性损伤同样不可忽视,母猪在分娩、躺卧过程中挤压、摩擦乳头,或者仔猪吃奶时咬伤乳头,都会造成乳头损伤,为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提供入口。内分泌失调也可能是一个因素,母猪在哺乳期,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如果内分泌失调,可能会影响乳腺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加乳腺炎的发生风险。

(二)母猪乳腺炎的症状表现与诊断

急性乳房炎时,患病乳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表现为发红,乳房肿胀、增大且变硬,触摸时有温热感和疼痛反应,乳房上的淋巴结也会肿大。乳汁排出不畅或困难,泌乳减少或停止,乳汁变得稀薄,含有乳凝块或絮状物,有的还混有血液或脓汁。慢性乳房炎的症状相对不那么明显,乳腺患部组织弹性降低,形成硬结,泌乳量持续减少,挤出的乳汁变稠并带有黄色,有时还含有凝乳块。随着病情发展,乳腺组织可能由于结缔组织增生而变硬,最终导致泌乳能力丧失。

诊断母猪乳腺炎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观察。在母猪分娩后,饲养人员应定期用手触摸母猪乳房,如果发现乳房有热感,并且能摸到硬块,那么母猪患局部性乳房炎的可能性较大。还可以通过观察乳汁的状态来判断,如乳汁出现异常的稀薄、凝块、血液或脓汁等,都提示可能患有乳腺炎。如果对诊断存在疑问,可采集乳汁或乳腺组织进行实验室检测,如细菌培养,确定病原菌的种类,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三)母猪乳腺炎的防治要点与治疗药物选择

预防母猪乳腺炎,需从多个方面入手。要改善猪舍环境,对产房猪舍勤打扫,在母猪进入前,对母猪产床进行彻底消毒,杀灭可能引发乳房炎的病菌,减少患病几率。完善饲养管理,牢记母猪临产前一周(根据母猪体况)需适当减食,生产当天不喂食,产后再慢慢增加饲喂量,避免因吃得过多诱发乳房炎。提供营养均衡、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饲料,增强母猪的抵抗力。在乳房护理方面,最好在母猪分娩前用温水将乳房进行清洗、消毒和按摩,这样既能预防乳房炎,又能促进泌乳。还要控制仔猪吃奶,在猪仔出生时对其牙齿进行断牙处理,防止咬伤母猪乳头。如果仔猪吃奶过于用力或咬伤乳头,可适当控制吃奶时间和次数,或者将患病乳房的乳汁挤出后用奶瓶喂给仔猪。

治疗母猪乳腺炎时,一般治疗方法包括热敷,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敷在患病乳房上,每次15 - 20分钟,每天3 - 4次,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和疼痛;轻轻按摩患病乳房,由乳房基部向乳头方向进行,以促进乳汁排出和消散硬结;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新洁尔灭溶液清洗乳头,进行乳头消毒,去除乳头表面的污垢和细菌;在乳头和乳房皮肤上涂擦鱼石脂软膏、碘软膏等药物,以消炎止痛。药物治疗方面,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磺胺类药物等,进行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或乳头内注入。中药治疗也有一定效果,选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中药方剂,如公英散、瓜蒌散等,也可用蒲公英、金银花、连翘等中药煎服。对于有全身症状的患猪,可选用抗生素联合地塞米松等进行治疗;病情严重者,需要进行静脉输液治疗,补充营养和电解质,同时使用抗生素和抗炎药物。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