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球虫病由寄生在肠道内的艾美尔属的球虫感染导致,任何年龄阶段的牛均可感染,犊牛危害最为严重。该病可严重影响犊牛正常生长发育隆低其成活率,影响我国养牛业的经济发展。因此养殖人员应加强对该病的了解,加强预防措施,进而避免犊牛球虫病的大规模流行。预防该病主要以做好环境卫生,及时进行杀菌消毒为主。犊牛在感染后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病情大规模暴发及加重。

球虫病的危害

1、引发贫血

球虫在感染犊牛后,会对犊牛的肠道黏膜造成严重的损坏。感染前期黏膜会因炎症而出现严重的肿胀现象,后期还会出现脱落或坏死现象,球虫可导致犊牛肠壁变薄。在黏膜脱落后,肠壁内的血管暴露在肠腔内,在肠道内容物的不断刺激下,会导致血管破裂,血液流出,进而引发犊牛粪便内携带血液等症状。另外,随着血液的不断流出,体内血细胞数量减少,从而造成血液携带氧气、营养物质的能力不足,机体进而出现代谢障碍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贫血。

2、 营养不良

球虫在感染犊牛后,会严重破坏肠道黏膜,导致其消化能力降低。黏膜在被破坏后,消化酶(淀粉酶、蛋白酶、酯酶等)的分泌量下降。消化酶分泌量降低后,机体对于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受到影响,进而导致黏膜细胞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下降,犊牛从而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另外,由于肠黏膜的脱落,从而导致肠道细胞对于氨基酸、脂肪酸、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的吸收率下降。对于饲料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吸收也会随之下降,进而引发犊牛出现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等现象。

3、继发感染

球虫在感染犊牛后肠黏膜被严重破坏,从而导致犊牛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有益菌群数量降低,有害菌群大量繁殖,从而导致犊牛出现继发感染。有害菌群主要通过日常饲料、饮水等方式摄入,另外也来源于肠道内致病菌大量繁殖。目前导致犊牛疾病发生的有害菌群主要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等。肠道内有害菌群在代谢和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毒素,可与球虫感染造成的损害共同引发肠道疾病的加重。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