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泻是养猪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对仔猪健康和养殖效益影响巨大,有效防治至关重要。

一、病因分析

环境因素:猪舍卫生条件差、温度过低、潮湿等,易使仔猪受寒,肠胃功能紊乱,引发腹泻。

母猪因素:母猪哺乳期饲料品质不佳,营养不均衡,导致乳汁质量差;母猪感染病原体,可通过乳汁传染给仔猪。

应激因素:仔猪断奶、转群、换料等应激事件,使其机体抵抗力下降,肠道菌群失衡,诱发腹泻。

疾病感染:多种病原体可致仔猪腹泻,如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轮状病毒等病毒;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球虫、蛔虫等寄生虫。

二、防治措施

环境优化

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定期消毒,采用合适的消毒剂,减少有害病原体。

适当提高仔猪舍温度,尤其是产房和保育舍,提供温暖、舒适环境,预防仔猪受寒。

保证猪舍通风良好,降低舍内有害气体浓度,改善空气质量。

母猪管理

加强母猪饲养管理,确保其营养均衡,尤其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合理搭配饲料,提供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定期对母猪进行疫苗接种,如传染性胃肠炎、仔猪大肠杆菌病等疫苗,增强母猪免疫力,通过母乳传递抗体给仔猪。

产前对母猪进行保健,使用中药或微生态制剂,提高母猪抗病能力,改善乳汁质量。

应激防控

断奶时采用渐进式断奶法,逐步减少母乳供应,让仔猪适应饲料采食。

转群前后给仔猪添加抗应激添加剂,如维生素 C、葡萄糖等,缓解应激反应。

选择优质饲料,更换饲料时要逐渐过渡,避免突然换料。

疾病防治

建立完善的卫生防疫制度,定期对猪群进行全面体检,及时发现和隔离病猪。

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疫苗接种程序,确保仔猪获得有效免疫保护。

发生腹泻时,准确诊断病因,针对性治疗。对细菌性腹泻可选用敏感抗生素;病毒性腹泻可采用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治疗;寄生虫性腹泻则使用相应的驱虫药。

通过以上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仔猪腹泻发生率,提高仔猪成活率和养殖效益,保障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版权声明】来源:猪好多平台。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用药请遵循医嘱,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