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应激的原因

气候因素

气候骤变,高温高湿静风、低温高湿贼风等,其中高温引起的热应激对种公猪和繁殖母猪损害最大。

管理因素

抓猪、转群、运输等管理操作,以及生活环境突然改变、剪牙断尾等强烈刺激。

饲料营养因素

饲料种类、质量、数量、饲喂次数的突然改变,配方不合理,营养成分缺乏或过量。

饲养环境因素

饲养密度过大,有害气体浓度过高,浮尘及病原微生物过多,且不注重喷雾消毒和通风换气。

对猪体的影响

 01  

生理机能紊乱

  • 猪体呼吸和血液循环加快以散热,导致氧化作用加强,体内能源物质分解加快,代谢产物积累。
  • 同时消化道功能减弱、内分泌紊乱、肝脏解毒功能降低,抵抗力下降,严重时会引发猪热射病。

 02  

生长发育受阻

高温环境下猪食欲差、采食量降低,生长速度和增重随之降低,且血浆中抗坏血酸和B族维生素含量降低,需要更多这类营养物质。

 03  

繁殖性能下降

热应激使公猪性欲降低、精液品质下降,对母猪发情、配种、妊娠、哺乳均有严重不利影响,降低母猪繁殖力。

夏季养猪管理措施


1️⃣  调整日粮营养:提高日粮能量、蛋白质和维生素水平,保证营养供给,缓解热应激。

2️⃣  提供充足饮水和降温设施:提供充足清凉饮水,设置淋浴、池浴等降温设施,对哺乳母猪采用滴水降温。

3️⃣  加强通风:打开门窗加强空气对流,设置地窗、使用铁栅栏或花墙,有条件的安装空调、纵向负压机械通风设施和湿帘降温系统。

4️⃣  调整饲喂和配种时间:在气温较低时进行饲喂和配种,增加饲喂次数,采用湿拌料并补饲青绿多汁饲料。

5️⃣  优化饲养管理:减小饲养密度,减少转群次数,选择凉爽时段转群,定时驱虫。

6️⃣ 改善猪舍环境:做好猪舍周围绿化遮阳、通风和隔热设计,选择合适舍址,建造冬暖夏凉的猪舍,设置隔热层,刷白墙体增强反射能力。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