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奶牛养殖业,蚊蝇防控是提升奶牛舒适度和福利的一项重要工作,但部分牧场往往存在春季开展灭蝇工作晚、环境管理差,夏秋季节大量使用灭蝇药开展消杀的情况,随着药残监测的要求越来越高、厩螫蝇侵扰越来越严重,牧场面临的防控压力日益凸显,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本文通过数据解析蚊蝇对牧场的危害以期提升牧业同仁对蚊蝇问题的重视意识,并且进一步提升防控效果,降低蚊蝇对牧场生产的影响。

苍蝇、厩螫蝇,其实是被牧场主低估的经济刺客。从经济效益来讲,这些“微型吸血鬼”组成的军团,会在夏秋季节蚕食着牧场的利润池。当我们在各项报表中核算饲料、奶量、乳指标时,却忽略了这些不速之客正在无声地啃食着每一分收益——它们不会出现在任何成本明细里,却真实存在于每个被忽视的细节。

1、传播疾病

蚊蝇是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研究表明,苍蝇可以携带70种以上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家蝇有着边吃、边吐、边拉的习性,通过黏膜、食物接触等方式造成病原的传播;厩螫蝇则能够刺入奶牛皮肤吸取血液,在变换吸血宿主动物过程中将疫病进行传播。蝇类能够传播的疫病包括口蹄疫、炭疽、牛结节性皮肤病、牛流行热、附红细胞体、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禽流感等,同时能够造成乳房炎、犊牛腹泻、蹄病(扎堆导致长时间站立)等常见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2023-2024年监测到国内奶牛场发生2起因厩螫蝇骚扰造成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案例。对于非常规疾病的发生,牧场面临发病牛只广、诊断用药不明确、治疗时间长等困扰,造成牧场治疗成本增加、奶量减少等经济损失。2024年一牧场揭发到184头附红细胞体感染病牛,此次经济损失约(以用药7天+弃奶10天计算)25.7万元。

A:感染附红细胞体的红细胞;B:正常红细胞

2、饲料浪费

为避免蚊蝇的骚扰,奶牛会出现一些驱逐行为,包括摆尾、甩头、扇耳、皮肤颤动、抬腿等。对于背部的蚊蝇,奶牛很难通过驱逐行为进行驱赶,所以奶牛通过将饲料扬起的方式来击打背部进而驱赶蚊蝇。奶牛通过甩料驱赶苍蝇的行为也会给牧场带来损失,牧场蝇类数量越多,出现甩料行为的牛只越多,根据相关资料,当牛只周边苍蝇数量在1-150只时,1/30的奶牛学会甩料,每天饲料浪费达75kg。

3、奶量损失

蚊蝇对奶牛的侵扰同样会影响奶牛的产奶量。由于蚊蝇的叮咬和骚扰,奶牛会感到不适和紧张,导致采食量下降,尤其当厩螫蝇数量较多时,奶牛的护身行为由驱逐行为变为聚集行为,这导致奶牛采食和躺卧时间减少,同时蚊蝇引起的应激反应也会消耗奶牛自身能量,进一步影响产奶量。研究报道,厩螫蝇的数量与奶牛的甩尾、皮肤颤动、甩头和抬腿行为呈线性相关,其中,甩尾的频率最高,皮肤颤动次之,甩头和抬腿的频率为第三和第四[1]。动物护身行为越频繁,对动物正常的采食、饮水、休息、站立、行走等行为影响也就越大。

研究报道,家蝇导致奶牛产量减少3.3%,厩螫蝇导致奶牛产量减少达5%[2];2016年《Journal of Medical Entomology》杂志中阐述厩螫蝇对每头奶牛的年平均产量损失估计为139kg。国内2010年研究报道,内蒙古某牧场受家蝇、厩螫蝇侵扰,奶牛9月份平均产奶量显著低于6月、7月、8月的产奶量;与6月份相比7月、8月、9月份奶牛的产奶量分别下降了 1%、4%和33%[3]

回顾国内近几年的实例,2023年陕西一牧场因9月厩螫蝇急剧增加,造成牛群大面积扎堆聚集,牧场单产直降2kg;河北一牧场8-9月受厩螫蝇侵扰,8月单产环比下降3.6kg,9月单产环比下降3.4kg。若牧场严重受厩螫蝇侵扰,以每头奶牛的年平均产量损失139kg计算,千头规模牧场奶量损失约40.3万元。

4、后备牛发育减缓

蚊蝇对后备牛的生长发育也有负面影响。蚊蝇的叮咬和骚扰会导致后备牛的采食量减少,进而影响其营养摄入和生长速度。同时蚊蝇传播疾病引起犊牛腹泻等疾病,进一步减缓其生长发育。研究表明苍蝇侵扰可导致哺乳犊牛、放牧青年牛和育肥牛体重减轻6kg、29kg和9kg。

展  望

蚊蝇(尤其是厩螫蝇)通过传播疫病、饲料浪费、奶量损失、后备牛发育减缓等方面持续“吞噬”着牧场的经济效益。春季作为越冬蝇蛹繁殖期,实施环境综合治理可大幅降低虫媒密度,从源头降低防控数量。值此仲春,万物复苏,需要每个牧场策划好全年蚊蝇防控管理工作,切实做好春季环境治理和全年蚊蝇消杀防控工作。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