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猪的饲养管理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核心在于环境控制、营养调控、健康保障和科学分群。以下是关键要点:
一、环境控制
1.温度与湿度
断奶后一周内温度需保持28℃,之后每周下降1℃,最终稳定在22-25℃。 湿度控制在50%-75%,过高易引发腹泻。
2.通风与卫生
每日清扫粪便,保持栏舍干燥,定期使用消毒剂。交替消毒。避免贼风,通过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二、饲料与营养管理
1.过渡期饲喂
·断奶后14天天继续饲喂教槽料,逐步过渡到保育料以减少应激。
·采用“少量多餐”方式,初期每天喂6次,逐渐转为自由采食。
2.营养补充
·添加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增强消化功能。
·使用多维添加剂,补充必需营养。
三、健康管理
1.免疫与驱虫
·断奶当天注射头孢类药物降低应激,70日龄使用驱虫。
·制定科学免疫程序,避免与去势、转群等操作冲突。
2.疾病防控
·每日巡视,隔离病弱猪并单独治疗。
·关注肠道疾病风险,选择高消化率饲料并控制饲喂量。
四、分群与调教
·分群原则:按原窝同圈、体重相近分群,弱小个体单独饲养。
·行为调教:引导定点排泄、采食,通过洒水或撒麸皮等辅助定位。
保育猪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减少应激、提升健康水平,为育肥阶段奠定基础。需综合环境、营养、健康与行为管理,结合全进全出模式、漏缝地板设计等技术手段实现高效养殖。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