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的驱虫管理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肉牛寄生虫种类繁多,根据寄生部位和生物学特性,可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两大类。以下是常见的肉牛寄生虫分类及代表性虫种:
1、体内寄生虫
体内寄生虫主要寄生在肉牛的消化道、呼吸道、肝脏等内部器官,高发于春、夏、秋季,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利于其传播。
1.1 消化道寄生虫
- 胃肠道线虫(捻转血矛线虫、奥斯特线虫)寄生部位:真胃、小肠危害:高发于温暖潮湿的季节(春、夏季),幼虫在潮湿环境中发育迅速,导致贫血、腹泻、生长缓慢。
- 绦虫(莫尼茨绦虫)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小肠,幼虫需中间宿主危害:引起营养不良、腹泻。
- 球虫寄生部位:肠道危害:导致腹泻、便血,幼牛死亡率高。
- 隐孢子虫寄生部位:主要寄生于宿主的小肠上皮细胞,尤其是回肠部位危害:春、夏季高发,春夏季感染率比秋冬季高20-30%。
- 弓形虫寄生部位:在中间宿主(如牛、羊、人等)体内主要寄生于多种组织器官,包括肌肉、脑、肝脏、肺等,猫科动物是弓形虫的终宿主,其粪便中含有弓形虫卵囊危害:全年均可发生,但在春、夏季感染率较高,怀孕母牛感染后可能导致流产(流产率增加10-20%)、死胎或新生犊牛虚弱。
1.2 肝脏寄生虫
- 肝吸虫(肝片吸虫)寄生部位:肝脏、胆管危害:高发于夏、秋季,中间宿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繁殖活跃,引起肝脏损伤、黄疸、生长缓慢。
1.3 呼吸道寄生虫
- 肺线虫(胎生网尾线虫)寄生部位:肺部、呼吸道危害:高发于春、夏季,幼虫在潮湿草地中存活率较高,导致咳嗽、呼吸困难、生长缓慢。
1.4 血液寄生虫
- 巴贝斯虫寄生部位:血液危害:引起贫血、发热、死亡
2、体外寄生虫
体外寄生虫寄生在肉牛的皮肤表面或毛发中,高发季节性分布较为复杂,蜱虫、蚊蝇在春夏季高发,虱子和螨虫则在秋冬季更为常见。
2.1 蜱虫
寄生部位:皮肤表面
危害:高发于春、夏季,暖潮湿的环境有利于蜱虫繁殖,吸血导致贫血、皮肤损伤,传播疾病(如巴贝斯虫病)。
2.2 虱子(牛血虱、牛颚虱、牛毛虱)
寄生部位:皮肤表面
危害:高发于冬季,温度寒冷肉牛聚集,虱子传播速度加快,引起皮肤瘙痒、脱毛、贫血。
2.3 螨虫(牛疥螨)
寄生部位:皮肤表面
危害:高发于秋冬季,导致疥癣、皮肤增厚炎症、脱毛。
2.4 蝇类
寄生部位:皮肤表面
危害:传播疾病、皮肤刺激、牛皮蝇幼虫移行至背部皮下形成瘤疱。
2.5 蚊子
寄生部位:皮肤表面
危害:传播疾病(如蓝舌病)、皮肤刺激。
3、寄生虫对肉牛的影响
寄生虫感染对肉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有显著影响,主要体现在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繁殖性能和整体健康状况等方面,具体见下表。
通过了解寄生虫的习性,牧场可以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减少寄生虫对肉牛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