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气温多变,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进入高发期。这是一种对养猪业危害极大的呼吸道传染病,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养殖户需格外重视。

典型症状

   最急性型:病猪突然发病,体温骤升至41℃以上,精神高度沉郁,食欲废绝,呼吸急促,呈犬坐姿势,张嘴呼吸,口鼻流出带血的泡沫样分泌物,常于1 - 2天内死亡。

   急性型:病猪体温升高,可达40.5 - 41℃,咳嗽频繁,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皮肤发红或发绀,耳部、鼻端、四肢末梢等部位尤为明显,病程一般为2 - 4天。

   慢性型:病猪体温不高或略有升高,间歇性咳嗽,生长缓慢,被毛粗乱,食欲时好时坏,有的猪还会出现关节肿胀、跛行等症状,病程可长达数周。

危害

   高死亡率:最急性型和急性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死亡率高,尤其是在高密度养殖、管理不善的猪场,可造成大量猪只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生长受阻:慢性型病猪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饲料转化率降低,出栏时间延长,增加养殖成本。

   继发感染:患病猪群免疫力下降,容易继发其他疾病,如猪肺疫、副猪嗜血杆菌病等,进一步加重病情,增加治疗难度。

解决办法

   疫苗接种:选择质量可靠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仔猪可在3 - 5周龄首免,间隔3 - 4周后二免;种猪每年春秋各免疫一次。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定期通风换气,降低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合理控制饲养密度,每栏猪数量不宜过多,避免猪群拥挤、打斗。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增强猪的抵抗力。

   药物预防:在疾病高发期或猪群受到应激时,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敏感药物进行预防,如阿莫西林、氟苯尼考、替米考星等,连用5 - 7天。

   及时治疗:一旦发现病猪,立即隔离治疗。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头孢噻呋、恩诺沙星、磺胺类药物等,按照兽医建议的剂量和疗程进行治疗。同时,可配合使用止咳平喘、解热镇痛等药物,缓解症状。

注意事项

   严格消毒:每周至少对猪舍、用具进行2 - 3次全面消毒,可选用过氧乙酸、戊二醛、氢氧化钠等消毒剂,交替使用,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发病猪舍要增加消毒次数,每天1 - 2次。

   加强监测:定期对猪群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疫情隐患。一旦出现疑似病例,立即采样送检,确诊后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避免应激: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如突然更换饲料、长途运输、气温骤变等。在转群、免疫接种等操作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对猪只造成不必要的刺激。

    人员管理:严格限制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猪场,必要时进行全面消毒和隔离观察。猪场工作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春季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高发季节,养殖户要高度重视,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工作。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