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仔猪轮状病毒在部分养殖场出现,给猪群健康带来不小威胁。养殖户需重视这一病毒,做好相关防控工作。

一、对猪群的影响

   幼龄仔猪:1 - 8周龄仔猪最为易感,感染后常出现严重腹泻,生长发育受阻,日增重降低,若得不到及时救治,死亡率可高达50%

   成年猪:成年猪多为隐性感染,虽然临床症状不明显,但会成为带毒者,持续向外界排毒,污染猪舍环境,增加仔猪感染风险。

二、临床症状

   腹泻:患病仔猪排出黄色、白色或黑色水样稀便,有酸臭味,粪便中常混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或黏液。

   呕吐:感染初期,仔猪常出现呕吐症状,多发生在进食后,导致仔猪采食量下降。

   脱水与消瘦:由于频繁腹泻和呕吐,仔猪迅速脱水,眼窝凹陷,皮肤弹性降低,体重明显减轻,精神萎靡,行动迟缓。

三、病情分析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病猪和带毒猪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污染饲料、饮水、器具和猪舍地面后,健康猪接触后极易感染。此外,人员、车辆在不同猪群间流动,也可能传播病毒。

   季节因素:轮状病毒在寒冷季节,如冬春季节更为活跃,此时猪舍温度低、湿度大,通风不良,为病毒生存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猪群免疫力:仔猪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母源抗体水平下降后,若未及时获得主动免疫,对轮状病毒的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发病。

四、解决办法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温暖、干燥、清洁,定期消毒,每周至少2 - 3次,可用过氧乙酸、氢氧化钠等消毒剂。合理控制饲养密度,每栏仔猪数量不宜过多,保证充足的采食和饮水空间。

   免疫接种:对怀孕母猪在产前1个月左右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使仔猪通过吃母乳获得母源抗体,增强抵抗力。仔猪在10 - 15日龄时,可进行首次免疫,30 - 35日龄时加强免疫一次。

   对症治疗:对于已感染的仔猪,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使用蒙脱石散等止泻药物,减少腹泻次数。病情严重的仔猪,可适当使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但需在兽医指导下使用。

   仔猪轮状病毒对猪群危害较大,养殖户要时刻关注猪群健康状况,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降低病毒传播风险,保障猪群健康生长。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