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生护理

犊牛出生后,立即与母牛分离,严禁母牛舔舐,由于犊牛没有抵抗力,避免由于舔舐造成疾病感染。接产人员戴干净手套去除犊牛口鼻中粘液和异物,身上用干净毛巾擦干或用暖风机吹干。

2、脐带消毒

在犊牛脐带距腹部6-8cm处剪断,将其中粘液捋出,并使用10%的碘酊完全浸泡消毒脐带,连续消毒5至7天,至脐带完全变干脱落。

3、称重记录

犊牛擦干后进行称重,荷斯坦犊牛体重大于28Kg的健康犊牛留用,畸形、弱犊淘汰处理。打上耳号牌并做好相关产犊记录。

4、初乳收集、饲喂与评价

初乳中的乳脂、乳蛋白、矿物质、维生素的含量都很高,可以给新生犊牛提供营养,更重要的是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抗体),能够增强犊牛的免疫力,是犊牛获得被动免疫重要途径。初乳还含有较多的镁盐,具有轻泻作用,可以促进胎粪排出。

产后2小时内收集健康初乳(血乳、乳房炎乳、头胎牛初乳一般不留用)。并用糖度计、初乳折光仪或是初乳比重计对出入质量进行检测,检测合格方可留用,不合格的初乳严禁饲喂初生犊牛。合格的初乳灌装进初乳袋,记录好数量、日期、检测值、母牛号进行巴杀后冷冻保存。

犊牛出生后1小时内,解冻初乳至37-38℃,利用初乳灌服器灌服4L初乳,对于体重小于30Kg的犊牛,第一次灌服2L,6小时内再灌服2L。

出生第三天的犊牛采集血液利用糖度计或者血清折光仪检测IgG的吸收效果,糖度计显示检测数值>6.8%表示转运成功,折光仪显示>5.5g/dl表示转运成功。但对于患病牛此数值不予采用(脱水会对检测数值造成偏差)。

5、环境控制

新生犊牛抵抗能力弱,要准备清洁、干燥的犊牛岛,并保证通风良好、无贼风、无异味。犊牛岛内铺置干净、干燥的垫料。冬季要对新生犊牛做好保温工作,可以给犊牛穿上棉马甲,新生犊牛利用取暖设备保证环境温度。犊牛区域保证每周严格消毒两次,每将新生犊牛转走一批,更换垫料,彻底清理、消毒、晾晒。在干燥舒适的环境中可以提高犊牛的抵抗能力,提高犊牛的成活率。

6、去角

犊牛去角是哺乳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奶牛去角后可以避免打架时角对乳房、阴门、腹部等部位造成损伤,减少牧场的意外损失。犊牛出生后周内即去角,方法分为药物去角及电烙法去角,找准角基部位置,去毛后涂抹去角膏或者用犊牛去角专用烙铁烙至皮肤焦黄即可。使用去角膏一定要佩戴手套,避免灼伤。

7、去副乳

一般奶牛会有4个发育良好的乳头,但个别奶牛会额外长出1-2个乳头,称之为副乳头。犊牛出生后1周内,用手术剪在消毒后将其剪去,避免损伤乳腺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