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良好的环境是生猪健康生长和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而生猪养殖活动也不可避免地对环境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一)环境对生猪养殖的关键作用 环境是猪赖以生存的基础,直接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优良的猪种想要发挥自身的生产潜力,需要优质的饲料、健康的身体状况以及良好的生长环境。例如,温度在环境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仔猪怕冷,低温环境可能导致仔猪冻僵、冻昏甚至冻死,同时也是仔猪黄白痢和传染性胃肠炎等腹泻性疾病的主要诱因,还能诱发呼吸道疾病。而成年猪耐热性较差,高温会导致采食量下降、饲料报酬降低、生长速度缓慢,甚至可能引起中暑、流产等问题。此外,光照时间对公猪的精液品质也有较大影响,一般猪兴奋性的高峰出现在冬季,而冬季又是一年中日照时间最短的季节,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精子的数量减少,密度降低,畸形率和死精率升高,配种受胎率下降。 (二)生猪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生猪养殖可能带来水体、土壤、大气等方面的污染问题。在水体污染方面,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猪粪、尿液、饲料残渣等废弃物会被排放到周围的水体中,这些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据测算,一个年出栏 2000 头的猪场,每天可向大气排出近 71kg 氨气、6.48kg 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污染半径可达 5km,而尘埃和病原微生物可随风传播 30km 以上,对周围学校、村庄等造成污染。在土壤污染方面,猪粪便作为肥料施用于农田时,如果过量或未充分腐熟,会使得土壤中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剩,造成土壤酸化、板结及重金属累积等问题。此外,不适当的粪便堆肥或储存还可能通过地表径流或渗漏进入地下水层,导致水源污染。大气污染方面,养猪场内猪群排泄物在堆积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恶臭气体,如氨气、硫化氢、甲烷以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些有害气体不仅对周围空气质量产生严重影响,降低居民生活质量,还会加剧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一定影响。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