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安格斯育犊肉牛场健康巡查中,经饲养人员反馈,有数十头2周龄左右犊牛存在黄色稀便,发病率高,患病犊牛病程长、与健康犊牛体重差异大,但死亡率低。该牛场为全年舍饲牛场,牛舍每周清粪1次。

诊断方案:

犊牛的“腹泻”是一个临床表现,而非疾病。具体导致犊牛发生腹泻的疾病有很多,但在一线,不一定每次都需要确诊犊牛腹泻的病原。仅通过犊牛发生腹泻的表现,结合犊牛腹泻日龄、持续时间、牛场既往病史、发病率、死亡率等信息进行初步诊断即可。确诊则须进行实验室诊断,提交生物样本进行病原检测。

诊断结论:

根据临床症状和发病特征,结合我国发病的流行病学数据,该肉牛场最可能导致腹泻的病因为轮状病毒或隐孢子虫腹泻(或混合感染),确诊则须采集腹泻犊牛粪便样本进行实验室诊断。

犊牛腹泻可由多病原、多因素导致,主要发生于一月龄以内的犊牛。犊牛腹泻的发生主要取决于环境中病原载量和犊牛自身的抵抗力强弱。

目前,犊牛腹泻的发生主要是感染性因素,主要有细菌(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沙门氏菌等)、病毒(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病毒性腹泻病毒等)、寄生虫(隐孢子虫、球虫、贾第鞭毛虫等);非感染因素导致的腹泻主要与饲养管理不当相关。

以下为腹泻犊牛粪便分离阳性病原的大致年龄分布(供初步诊断使用):

处置建议

1. 将腹泻犊牛分开饲养,保持牛舍清洁干净,提供垫料。

2. 犊牛腹泻病例处理要着重对症治疗。一是纠正脱水和酸碱失衡;二是保障足够营养;三是做好环境管理。

脱水情况判断和纠正

犊牛脱水程度判断可依据下表进行。脱水程度低于8%时,可以通过口服补液,每8小时可口服2~3升的电解质液体。脱水程度高于8%可以通过静脉补液,如找不到静脉,可以通过皮下、腹腔等途径进行补液。补液类型以生理盐水、乳酸林格等为主。犊牛腹泻时一般会发生代谢性酸中毒,需要通过补充碳酸氢钠进行纠正。

维持营养

犊牛应每日摄入体重10~15%的奶量,在补液期间也要鼓励其进食。

防寒保暖

在治疗期间要保障犊牛体温,对其提供适当厚度的垫料;避免受到风和雨雪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对于体况较弱的犊牛可提供毯子。

免责申明:本服务平台资料来源于网络收集,以供给大家学习、交流为目的,请诸位在阅读后,尽快删除,尊重资料原作者,支持正版。若所列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立刻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