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交流一件比较有意思同时有意义的事情,关于猪体型尺寸变化的。现代猪的体型与以往相比究竟发生了哪些尺寸上的变化?是否存在一个相对精确的猪体型尺寸模型呢?此外,猪的体型还会对一些设备的尺寸产生影响,例如定位栏的规格、饮水碗的高度、料槽的间距等。同时,猪的体型变化也会导致其体表面积发生改变,从而间接影响猪的散热量。为了深入探究这些问题,笔者特地查阅了一些有关猪体型变化的资料。
希望这篇文章能为大家带来一些新的启示和思考,为行业带来一些新的变化。

以下内容整理来自:-《Dimensions of the Modern Pig》

在现代养猪业中,准确了解猪的体型尺寸对于合理设计养殖设施、设备以及保障动物福利至关重要。美国农业与生物工程师学会(ASABE)于 1968 年发布的家畜尺寸标准至今仍在使用,但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猪的饲养方式、遗传品系、营养和饲料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有必要对这些尺寸数据进行验证和更新。本文详细介绍了一项关于现代猪生长育肥阶段体型尺寸的研究,为养猪业的设施和设备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一、研究背景
动物设施的设计需要考虑现代动物的体重、大小和体型,而动物的空间需求、设备类型和大小则取决于每个生长阶段的典型动物尺寸。ASABE 于 1968 年发布的家畜尺寸标准中包含了猪的尺寸数据,但随着生产实践的变化,这些数据可能无法准确反映现代猪的实际情况。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和更新现代猪生长育肥阶段的物理尺寸数据。
二、材料与方法
1.实验地点和动物:

实验在位于内布拉斯加州克莱中心的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中心的一个保育舍和一个生长育肥舍进行(纬度,经度)。共随机选取了 150 头生长育肥猪,在五个大致年龄(4、8、12、16 和 20 周龄)进行采样,每个年龄有 30 头猪。这些猪来自三个商业父系(长白猪、杜洛克猪和约克夏猪),且公猪和母猪数量相等。
2.饲养环境:

保育阶段,猪每栏 20 头(每头猪占地),配备蒸发冷却垫。育肥阶段,猪每栏 39 头(每头猪占地),超过了中西部计划服务(MWPS)的建议,以确保最大的生长性能。育肥舍配备了喷淋冷却系统,建筑内温度在 17°C 至 35°C 之间,平均温度为 25°C,热中性区在 17.4°C 至 23.2°C 之间。在整个生长育肥阶段,猪可以自由采食和饮水,饲料由玉米和豆粕混合而成,配方满足或超过国家研究委员会(NRC)的建议。
3.图像采集:

使用数值计算软件(MATLAB,R2015b 版)开发了一个图像采集程序,使用市售深度传感器(Kinect,1 版)获取数字 RGB 颜色图像、深度图像和质量。在 4 周龄时,每头猪被放置在一个特制的支柱内,以防止其转身,同时采集背侧和侧方的图像。在 8、12、16 和 20 周龄时,在猪称重时进行图像采集,一个 Kinect 传感器位于猪上方获取背侧颜色和深度图像,另一个传感器位于猪的侧面获取侧方颜色和深度图像。数字 RGB 颜色图像和深度图像大约每隔 1 秒拍摄一次,根据图像的清晰度选择一或多张图像进行分析,确保整个猪在图像中以特定姿势(站立、低头、直腿)被捕获,并且自然站立,动物的特定测量区域可见。如果姿势不完全符合要求,则使用不同的图像来获取不同的尺寸,以确保准确性。

4.图像处理:

使用两种图像分析方法处理采集到的图像,一种是对背侧深度图像进行自动分析,另一种是对侧方颜色图像进行手动分析。自动分析使用传感器上方获取的深度数据进行,通过编写的算法选择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并获取选定的尺寸。侧方深度图像用于测量传感器与动物之间的距离,以进行单位转换。手动分析使用 MATLAB 中的 imtool 功能在侧方颜色图像上测量动物的高度(H)、深度(D)、长度(L)、锥度长度(TL)、下颌长度(J)、前腿高度(FL)、头部高度(HH)和面部长度(F)。
5.数据分析:

使用 SigmaPlot(12.0 版)中的幂方程描述猪的生长曲线(包括体重和尺寸),对物理尺寸(总长度、锥度长度、肩部宽度、面部长度、头部高度、下颌长度、前腿长度、深度和高度)和体重数据进行对数转换,以获得预测和置信区间。对每个转换后的尺寸与转换后的体重、性别和父系进行全局多元线性回归,并对每个转换后的尺寸与转换后的体重进行简化线性回归。使用 Efroymson 算法(逐步回归)测试性别和父系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的显著性水平。

三、结果与讨论
1.生长性能:
研究发现,现代猪的生长速度比 ASABE 标准中 1963 年猪的体重增长速度快 22%,与 2016 年猪的生长速度相当。现代猪在保育期的生长速度较慢,可能是由于现代仔猪断奶年龄较早(3 - 4 周),而在 20 世纪 60 年代,猪的断奶年龄较大(6 - 8 周),断奶较晚可能导致保育期生长抑制较少。然而,从大约 12 周开始,现代遗传品系的生长速度超过了旧的遗传品系。
2.体型变化: 与 ASABE 标准中 1963 年的数据相比,现代猪的体型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现代猪的总长度缩短了约 1%,高度降低了 5%,深度减小了 6%,但宽度增加了 17%。此外,现代猪的头部尺寸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下颌长度缩短了 24%,面部长度缩短了 6%,但头部高度增加了 8%。

3.对设备设计的影响:
a.饲喂器间距:
本研究中 20kg 猪的肩部宽度估计比 1983 年 Petherick 报告的宽 30.5%(本研究为 21.4cm,Petherick 为 16.4cm),120kg 猪的肩部宽度比之前研究宽 23.6%(本研究为 36.6cm,之前为 29.6cm)。因此,以前的饲喂器间距建议可能不适用于现代猪的遗传品系。例如,DEFRA(2003)提供的饲喂器间距建议可能无法满足现代猪的需求,而 PIC(2014)建议的饲喂器间距为 38cm,对于体重高达 136kg 的猪来说是合适的,但对于体重为 136kg 的猪,95% 的猪需要 40cm 的间距。
b.乳头饮水器高度: 研究发现,对于 15kg 以上的猪,Harmon 和 Meyer(2008)建议的乳头饮水器高度范围与本研究中猪的高度范围相匹配,但对于 15kg 以下的猪,需要增加乳头饮水器的高度。
c.称重秤尺寸: 目前大多数商业可用的猪秤低估了猪的尺寸。随着育肥体重的增加,秤制造商虽然适应了体重容量的增加,但没有适应动物尺寸的变化。根据本研究中的尺寸方程,对于 136kg 的猪,秤的支柱至少应高出 5cm、长 19cm、宽 2cm,以适应最大的育肥猪。
4.对热调节的影响: 现代猪的体型变化对其热调节能力也产生了影响。由于现代猪在长度和高度上较短,宽度较大,这意味着它们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较小,散热更困难。先前的研究表明现代猪的产热增加,这与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的减小相结合,增加了现代猪对热的敏感性,因此需要重新评估现代生长育肥猪的热舒适区。

四、结论
本研究测量了来自三个现代父系的 150 头生长育肥猪的各种物理尺寸,发现:
1.现代猪的体重增长速度更快,体型与之前报道的不同。现代猪的高度和长度较短,但比 1963 年遗传品系的猪宽 20%。这些变化可能影响现代养殖系统中设备的物理布置和空间要求。
2.现代猪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减小,加上产热增加,凸显了重新评估现代生长育肥猪热舒适区的必要性。

免责申明:本服务平台资料来源于网络收集,以供给大家学习、交流为目的,请诸位在阅读后,尽快删除,尊重资料原作者,支持正版。若所列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立刻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