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肉牛养殖需要注意以下技术控制点: 一、饲养管理 合理调整日粮 秋季饲草资源丰富,可适当增加优质青饲料的投喂量,如青贮玉米、黑麦草等。但要注意逐步过渡,避免突然更换饲料引起消化不良。 随着气温逐渐降低,肉牛对能量的需求增加,应提高日粮中能量饲料的比例,如玉米、小麦等。同时,保证蛋白质饲料的供应,如豆粕、棉粕等。 控制饲料的含水量,避免饲喂霉变、变质的饲料,以防肉牛中毒。可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剂,降低霉菌毒素的危害。 定时定量饲喂 制定科学的饲喂计划,每天定时、定量饲喂肉牛,一般每天饲喂 2-3 次。这样有助于肉牛形成良好的消化规律,提高饲料利用率。 每次饲喂的量要适中,避免过饱或过饿。根据肉牛的体重、年龄、生长阶段和生产性能等因素,合理调整饲喂量。 保证充足饮水 秋季气候干燥,肉牛对水的需求量增加。要保证肉牛随时都能喝到清洁、充足的饮水。 饮水温度要适宜,一般以 15-20℃为宜。冬季可适当提供温水,避免肉牛饮用过冷的水引起胃肠不适。 二、环境控制 牛舍温度 秋季气温变化较大,要注意牛舍的保温和通风。在早晚气温较低时,关闭门窗,防止冷风侵袭;中午气温较高时,适当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保持牛舍温度在 5-25℃之间,有利于肉牛的生长和生产。对于新生犊牛和体弱的肉牛,可提供额外的保温措施,如使用保温灯、铺垫草等。 牛舍湿度 秋季空气湿度较低,容易引起肉牛呼吸道疾病。要保持牛舍相对湿度在 50%-70% 之间。 可通过在牛舍内洒水、安装加湿器等方式增加空气湿度;同时,要及时清理牛舍内的粪便和积水,保持牛舍干燥。 通风换气 良好的通风可以降低牛舍内的有害气体浓度,减少疾病的发生。每天要定期通风换气,一般每天通风 2-3 次,每次通风 30 分钟以上。 在通风时,要注意避免冷风直接吹到肉牛身上,可采用通风管道、通风窗等方式进行通风。 三、疾病防治 防疫接种 按照当地畜牧部门的要求,及时给肉牛进行防疫接种。秋季主要预防口蹄疫、牛瘟、牛肺疫等传染病。 在接种疫苗前,要对肉牛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肉牛处于健康状态。接种后,要观察肉牛的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驱虫保健 秋季是肉牛驱虫的最佳时期。可选用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虫药物,如伊维菌素、阿苯达唑等,对肉牛进行体内外驱虫。 驱虫时,要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的剂量和方法进行使用,避免超量或误用。驱虫后,要及时清理牛舍内的粪便和垫草,进行无害化处理。 疾病监测 加强对肉牛的疾病监测,每天观察肉牛的精神状态、食欲、粪便等情况。如发现肉牛有异常表现,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对于疑似传染病的肉牛,要立即隔离,并报告当地畜牧部门,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四、日常管理 清洁卫生 保持牛舍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和垫草,进行堆积发酵或无害化处理。 对牛舍、水槽、食槽等设施进行定期消毒,一般每周消毒 1-2 次。可选用合适的消毒剂,如过氧乙酸、氢氧化钠等。 运动锻炼 适当让肉牛进行运动锻炼,有利于增强肉牛的体质和免疫力。每天可让肉牛在运动场或放牧地活动 2-3 小时。 对于怀孕母牛和犊牛,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运动引起流产或损伤。 分群管理 根据肉牛的年龄、性别、体重、生长阶段和生产性能等因素,进行分群管理。这样便于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提高养殖效益。 对于不同群的肉牛,要制定不同的饲养管理方案,满足其营养需求和生长发育需要。 |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