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是整个饲料质量控制体系的基础,是饲料企业效益的有力保障,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将其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
原料品质的优劣与稳定直接关系到饲料产品的质量,因此加强原料的质量控制,防止原料质量不合格及霉变、污染等。是保证高质量饲料产品的前提。
进货渠道的控制
可靠的渠道来源应该是第一位的,它比具体的检验更加重要。尤其有很多原料并不能实现全项检验或检验困难。如:沸石粉的微量元素含量、吸氨值;磷酸氢钙是否掺杂磷酸三钙;因此,一定要十分注意供货渠道的选择,建议技术、采购等多部门协同确定,尤其不能单从价格上考虑。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原料品种
如花生粕夏季容易孳生黄曲霉,酒精糟的原料往往不太新鲜,玉米蛋白粉、鱼粉、经常有掺杂使假现象,还要考虑原料的保质期和生产使用时间,以及各种原料间的可配伍性。如碱式氯化铜比五水硫酸铜更有利于维生素的稳定保存,凡此种种,都应注意考虑并积累经验。
原料接收标准和各阶段的检验项目的确定
首先,必须有明确的接收、让步接收、拒收的标准,以便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同时要注意针对不同原料突出重点检验项目,如,鱼粉的感观检验,酸价测定。由于贮存、生产等各阶段的不同特点,还应确定不同的检验项目。
注意原料的贮存条件和贮存过程中的质量变化
首先应注意原料的贮存条件,如:维生素等药品的避光、防潮、通风等。此外还要把能做预处理从而提高其贮存性的原料进行预处理。比如,在油脂中加入抗氧化剂,高水分玉米进行通风干燥等等,并经常查看库存原料质量变化情况,如是否有温度升高现象,是否有颜色、气味等感官变化等等。
生产前和生产中的检验
原料经过一段时间的贮存,其质量变化情况如何,是否需要采取措施,这些都决定了必须进行生产前的检验;生产中的检验则是指在生产完一个品种或一个批次后,在生产设备流程中剩余一部分原料没有用完,由于转产其他品种等原因停用一段时间后,再次重新使用时,必须对它们进行再次检验,这在夏季更加重要,尤其对粉碎玉米、DDGS等易变质的原料,以免造成质量事故。这两种检验主要以感官检验为主即可。
对于让步接收及不合格原料的标识与控制
让步接收是指未达到接收标准而接收的,对此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以便在价格、标注、配方、生产、储存过程给予特殊照顾,并对成品质量进一步追踪。
要 点
1、套餐应该在不同位置设置有温度计,可以监控整个筒仓的温度变化;
2、一旦出现5度以上的温差,或者某些区域局部明显升温,可看做霉菌生长迹象;升温导致水平漂移,并进一步导致霉菌生长;
3、出现2的情况,就要想办法将降温。降温的最佳方法就是通风;
4、通风要选择气温凉爽,适度低的时段。如果高温高湿,不但不能够降温,相反还向筒仓输入了热量和水分,适得其反;
5、通风要一次性将热气和湿气全部抽出,如果半途而废则造成热气和湿气从一个区域抽到另外一个区域,形成新的霉变区,后患无穷;
6、如果筒仓一次性注满,装填完毕后要从最中心的空孔抽出筒仓容量的5%的玉米,经过循环再注入筒仓;
7、筒仓管理中温度记录是最重要的,万万不可以忽视。饲料生产中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可能和筒仓内某些区域发热霉变有关。因为这些霉变的饲料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被用到,更不知道被用在什么饲料里了。所以,你会发现有时候饲料质量有问题但又找不到问题的来源。
免责申明:本服务平台资料来源于网络收集,以供给大家学习、交流为目的,请诸位在阅读后,尽快删除,尊重资料原作者,支持正版。若所列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