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农场健康巡检中,发现某肉牛场多头安格斯繁育母牛表现畏光流泪、睁眼困难、频繁眨眼、眼睑发红及不同程度的角膜病变(如图)。该牛场为全年舍饲牛场,牛群间拥挤接触较多。

诊断方案:一般通过肉牛饲养环境、病史、体格检查结果及眼部临床症状即可确诊。

诊断结论:肉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称“红眼病”。

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一种以牛莫拉氏菌为最常见病原的高度传染性眼部疾病,主要发生于规模化肉牛场,夏季发病最多但全年均可发病。主要通过虫媒传播,最常见的虫媒就是就的面蝇。“红眼病”也可以通过肉牛之间互相直接接触眼睛分泌物而传播。大多数肉牛群中都存在无症状携带者,这些牛可以隐蔽地传播病菌,很难被发现。早期感染时,可能在角膜上出现一个小而不透明的白色斑点,继而扩展至整个角膜,可见角膜越来越浑浊;之后扩散至眼球内部,充满黄白色纤维蛋白。晚期感染通常表现为角膜溃疡、结疤、甚至失明。

将疑似和已知的患病肉牛分开隔离饲养,减少眼部刺激,避免紫外线照射。

“红眼病”病原对多种抗生素敏感,一般可全身使用四环素类(如土霉素)或大环内酯类等药物;也可考虑使用硼酸溶液等进行冲洗,并外用土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

考虑使用有机磷或氯氰菊酯喷雾、喷洒杀虫剂以及驱虫耳标等方法进行驱蝇和灭蝇。

注重牛舍环境管理,减少空气中的灰尘及其他可能对牛眼睛造成刺激的颗粒物。

降低紫外线暴露水平,应设置足够的遮荫处。

合理补充维生素A、铜、硒和锌等营养元素,保障肉牛的总体和眼部健康。

对患牛进行隔离饲养,并做好日常圈舍消毒工作。

免责申明:本服务平台资料来源于网络收集,以供给大家学习、交流为目的,请诸位在阅读后,尽快删除,尊重资料原作者,支持正版。若所列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立刻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