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规范运输贮存疫苗。当外界环境温度超过8℃以上,必需采取冷藏运输。不具备冷链运输条件的,可用保温箱或保温瓶加冰块密闭携带,避免阳光照射。基层防疫机构在疫苗领取后及时贮存、分类分批使用。暂不使用时,可按标签说明妥善保存。弱毒活苗(猪瘟、小反刍兽疫)须冷冻保存。灭活苗(口蹄疫、蓝耳病、禽流感)须2℃―8℃冷藏保存。避免反复冻融,降低疫苗效价。
     
二、防疫接种严禁使用药物。饮水免疫前后24小时,禁止在饮水中加入消毒药物,在环境消毒时禁止消毒液喷到料水中被动物误食。使用菌苗前后7日内禁止动物使用抗菌药物,确需治疗使用抗菌药需在休药期后接种。使用病毒苗前后7日内不得使用干扰素、免疫抑制剂等抗病毒药,如地塞米松等。使用疫苗时,有条件的可饲喂免疫促进剂,如VA、VC、VE等,提高免疫效果。有些动物疫苗使用后会出现过敏反应,应提前备好抗过敏药物,一旦出现发烧、呼吸困难、肌肉震颤等症状,可肌肉注射肾上腺素或者注射地塞米松。
     
三、严把注射消毒及剂量。注射部位宜选用75%酒精或5%碘酊消毒,每头(只)畜禽用1个针头,以防互相感染。拔针时,用干棉签压住注射部位,预防注射药液渗流或注射部位出血。吸取疫苗时应使用专用针头,不得用注射或接触过畜禽的针头吸苗,以防污染疫苗。疫苗开封前应升至室内常温,稀释后充分摇匀。灭活苗一般在开封后8―12小时内用完,最长不超过24小时。活苗稀释后应放在冷暗处,宜2小时内用完,最好不超过4小时。炎热时段应在早晨或傍晚接种,避开高温时段。免疫接种剂量遵守使用说明规定

四、规范处置医疗废弃物。使用过的疫苗空瓶、剩余疫苗及接种器械应严格消毒或消毒水浸泡后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以免污染饲养场地及畜禽舍,引发病毒扩散。

【版权声明】来源:丹凤县畜牧兽医中心。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