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兽医临床用药必备配伍、联合增效配伍使用常识 本文详细介绍了畜禽养殖中酸性药物与碱性药物不可配伍使用的科学原理,以稀盐酸与碳酸钙为例说明中和反应会降低药效并加重病情。列举了常见的酸性药物和碱性药物种类,包括口服药、注射液及预混剂,帮助养殖户避免用药误区,确保科学合理用药,提升畜禽疾病防治效果。 技术 2025年10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77 浏览
给猪过量饲喂蛋白质饲料,除给猪增加负担外对环境也没好处! 本文系统分析了猪养殖过程中氨气的产生机理、主要来源及对健康的影响,重点探讨了通过营养调控手段(如低蛋白日粮、理想氨基酸模型、丝兰提取物添加)从源头减少氮排放的技术路径。文章指出,猪排泄物中60%~80%的氮以尿素形式存在并迅速分解为氨气,是猪舍氨气的主要来源;不同生理阶段猪的氨排放量差异显著,育肥阶段占比高达70%。研究表明,采用低蛋白+平衡氨基酸技术可降低氮排放6%以上,丝兰提取物能有效吸附氨气、抑制脲酶活性,显著降低舍内氨浓度达90%以上。综合来看,营养调控是控制氨排放的核心措施,需结合科学饲养管理与 技术 2025年10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71 浏览
猪场寄养调栏,不是越均匀越好!是实现“母仔双赢”的科学方法 “两情相悦寄养法”是一种基于母猪与仔猪双向适配的科学寄养策略,通过1-3日龄(匹配)、10-12日龄(偏爱)和16-18日龄(平衡)三次精准调栏,提升仔猪成活率与正品率。该方法强调减少应激、控制疾病传播、优化乳源利用,并结合生物安全措施,实现高产、增效、降本的目标,是现代化猪场高效管理的重要实践方案。 技术 2025年10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63 浏览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病原特性与全球流行态势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V)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具有强环境适应性和稳定性。本文详述其病原特性、温度与pH耐受性、化学消毒敏感性,以及全球传播路径与中国2019年新疆首次暴发的疫情溯源,强调边境虫媒防控的重要性。 技术 2025年10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51 浏览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传播机制与流行病学特征 本文详细分析一种以虫媒为主导、多途径传播的牛病毒性疾病。该病主要通过蚊、蜱、蠓等吸血节肢动物机械传播,在温暖潮湿季节高发;同时可通过病牛精液、乳汁、分泌物及污染器具进行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并存在垂直传播风险。宿主包括牛、水牛、绵羊、山羊和长颈鹿等,发病率2%-80%,死亡率10%-75%。康复牛带毒超3周,加上牛只调运频繁,导致疫情扩散快、防控难度大。 技术 2025年10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61 浏览
深度剖析猪瘟:流行特点、精准诊断与防控策略 本文系统介绍了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与实验室诊断技术及综合防控措施。涵盖典型与非典型症状、病毒分离、ELISA、RT-PCR和qRT-PCR等先进检测方法,以及疫苗免疫、生物安全、疫情监测和病死猪处理等关键防控策略,旨在为科学防控猪瘟、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提供全面指导。 技术 2025年10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63 浏览
如何通过外在特征来判断猪的身体健康状况? 秋季温差大、病菌易滋生,是猪病高发期。本文教你如何通过猪的颈部、鼻盘、眼睛、皮肤等外在特征判断其健康状况,并详细介绍猪瘟、副猪嗜血杆菌、弓形体、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圆环病毒等常见猪病的早期前兆症状,帮助养殖户及时发现病情,科学防控,减少损失。 技术 2025年10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63 浏览
猪脑性链球菌的最佳预防治疗方法,建议收藏! 高温季节是仔猪链球菌病高发期,尤其脑型链球菌危害大、死亡率高。本文详解链球菌发病原因、预防策略(如活苗+灭活苗联合免疫)及科学治疗方法,包括药物选择(磺胺、头孢、镇静剂、甘露醇)、禁忌事项(禁打退烧针)和注射技巧,帮助养殖户有效应对链球菌威胁,提升猪群健康管理水平。 技术 2025年10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64 浏览
母猪怀孕前后到底该怎么打疫苗?有些疫苗到底该什么时间打合适? 本文详细介绍了母猪在不同生理阶段(后备、配种前、妊娠期、哺乳期、断奶后)的科学疫苗免疫程序,包括细小病毒、猪瘟、伪狂犬、乙型脑炎、口蹄疫、仔猪黄白痢等关键疫苗的最佳接种时间和注意事项,帮助养猪户合理制定免疫计划,避免疫苗对胎儿和生产性能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 2025年10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75 浏览
秋季猪病增多,如何通过外在特征及早判断猪有没有生病? 秋季温差大、病菌易滋生,是猪病高发季节。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猪的颈部、鼻盘、眼部和皮肤等外在特征判断其健康状况,并列举了猪瘟、副猪嗜血杆菌、弓形体、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病及圆环病毒等常见猪病的早期前兆症状,帮助养殖户及时发现病情,防控疾病传播,降低养殖损失。 技术 2025年10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66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