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牛羊-繁育(营养)交流

本文总结了不同体重肉牛(小于800斤与大于1000斤)在不同采食量水平下的恢复时间,并深入分析了采食量提升对日增重、维持营养、养殖周期及饲料造肉成本的影响。数据显示,采食量提高10%可使日增重提升约30%,饲料造肉成本降低17.5%,同时因养殖周期缩短20%,维持营养节省带来额外12%的成本下降。文章强调健康状态下提升采食量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

牛羊饲料配方日粮计算方法(能氮平衡)

本文详细讲解在干物质配方基础上进行反刍动物日粮的能氮平衡计算,包括FOM总量、降解蛋白含量及微生物蛋白生成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分析FOM×136-降解蛋白的差值,判断日粮中能量与氮是否匹配,评估降解蛋白的利用效率,指导优化饲料配方以提高牛羊对蛋白的转化率,减少营养浪费。

肉牛自由采食,认知误区!

本文分析500公斤肉牛自由采食的危害,指出自由采食导致日粮营养利用效率降低25%,采食量不足、养殖成本高、屠宰性能差、易发生打斗等问题,强调普通肉牛养殖应避免自由采食,推荐科学限饲以提升养殖效益。

肉牛养殖,小体重和大体重(正常)出栏养殖效益差多少?

本文通过假设400斤进栏、进栏价18元/斤,对比1200斤(售价15000-15600元)与1600斤(售价21600元)出栏的经济效益,分析不同出栏体重下的利润差异。在日粮造肉成本低于8元前提下,单头牛利润相差2000-3000元,500头牧场年利润可差超100万元,揭示大体重出栏更高的收益潜力。

育肥猪慢性咳嗽诊断指南(附诊断逻辑流程图)

本文系统分析育肥猪后期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原,包括猪肺炎支原体、PRRSV、APP等细菌与病毒,并提供基于临床症状、用药反应、剖检及实验室检测的四步诊断流程,帮助养殖户准确识别病因,制定有效防控方案,提升猪群健康与生产效益。

猪的附红细胞体的诊治

本文介绍一起典型的猪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 Suis)暴发案例,通过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实验室诊断确诊,并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有效治疗。文章详细阐述了发病情况、诊断流程、西药与中药联合治疗方案及其显著疗效,治愈率达95%以上,同时探讨了该病的传播途径与防控措施,为养猪场提供实用的防治参考。

猪场窝产不均、弱仔总死?可能是你没“寄养”对!

本文系统介绍仔猪寄养的关键技术,包括均窝寄养与紧急寄养的适用场景、寄养对母猪泌乳力的影响及局限性,提出‘保、补、小、少、匀’五项成功原则,并详细阐述寄养实施的六大步骤:统计、评估、匹配、调节、管理和检查。旨在帮助规模化猪场科学实施寄养,降低哺乳期死亡率,提升断奶成绩和生产效率。

猪场窝产不均、弱仔总死?可能是你没“寄养”对!

仔猪寄养是规模化猪场中提升断奶成绩、平衡窝间产仔数、降低哺乳期死亡率的关键技术。本文系统介绍寄养的类型(均窝寄养与紧急寄养)、局限性、成功五原则(保、补、小、少、匀)及六大实施步骤,帮助猪场科学规范开展寄养管理,最大化母猪泌乳潜力,提高仔猪成活率与生产效益。

猪的常见疾病类型及代表性疾病:

本文系统介绍了猪常见疾病,包括病毒性传染病(如猪瘟、非洲猪瘟、口蹄疫)、细菌性传染病(如猪丹毒、猪肺疫)、寄生虫病(如蛔虫病、疥螨病)以及普通代谢病(如缺铁性贫血、中暑)等,涵盖症状、病因及防控策略。强调‘预防为主’,通过疫苗接种、生物安全和科学饲养降低发病风险,适用于养殖户和兽医参考学习。

母猪批次化生产管理及其数据联系(1)

本文深入解析母猪批次化生产管理的核心概念与实施要点,涵盖繁殖周期、批次间隔与批次总数的数学关系,探讨如何通过同期发情、人工授精等生物技术实现集中配种、分娩和断奶。文章分析常见批次模式(如一周批、三周批等),帮助规模化猪场提升生物安全、防控非洲猪瘟、提高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助力我国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