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冬季节,鸡舍里传来的咳嗽、喘气、怪叫声是不是变多了?呼吸道疾病是此阶段养殖效益的“头号杀手”。它并非单一疾病,而是一个“综合征”。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它的层层面纱,打好这场“保肺”攻坚战。
一、认清“幕后元凶”——环境因素是导火索
· 温差大: 昼夜温差超过5℃以上,鸡群极易受凉,抵抗力下降。
· 通风不良: 舍内氨气、粉尘超标,持续破坏呼吸道黏膜的屏障功能,为病原体入侵打开“大门”。
· 湿度失控: 过于干燥则粉尘多,过于潮湿则利于病菌滋生。
二、识别“主要敌人”——病原体是攻击手
当环境这个“导火索”被点燃后,以下病原体便会趁虚而入:
1. 病毒性病原(根基)
· 新城疫: 俗称“鸡瘟”,表现多样,呼吸困难、拉绿粪、神经症状等。
· 禽流感: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头号大敌,必须靠严防死守和强制免疫。
· 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播极快,病鸡张口呼吸、怪叫,产蛋鸡出现“假母鸡”、产畸形蛋。
2. 细菌性病原(帮凶)
· 大肠杆菌: 最常见的“机会主义者”,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导致包心包肝等。
· 支原体: 被称为“底色病”,病程长,表现慢性呼吸道症状,咳嗽、流鼻涕、眼睑肿胀。
三、打好“保肺”攻坚战——防控组合拳
1. 筑牢疫苗防线:
· 严格执行新城疫、禽流感的免疫程序,这是防疫的基石。
· 根据当地流行情况,选择合适的传支疫苗毒株进行免疫。
2. 优化环境管理:
· 回到第一篇文章的核心,做好保温和通风的平衡,是预防所有呼吸道病的根本。
3. 科学药物保健:
· 在转群、免疫、气候突变等应激时期,可提前在饮水中添加多维电解质和维生素A,修复呼吸道黏膜。
· 一旦发病,应准确诊断,在兽医指导下用药。针对支原体可用泰乐菌素、泰妙菌素;针对大肠杆菌可用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等,避免滥用。
防控呼吸道病,绝非“用药”二字那么简单。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核心在于“防重于治”。通过营造良好的饲养环境、落实科学的免疫程序、减少各类应激,我们就能最大限度地守住鸡群的“呼吸关”。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殖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