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猪价触底11元/公斤后快速回升,七日涨幅达7.6%。主要受三方面推动:气温下降带动消费回暖、养殖端惜售情绪增强、二次育肥入场截流猪源,共同支撑价格反弹。


受生猪行业低迷影响,巨星农牧今年Q3业绩陷入了阶段性亏损,去年同期公司大赚3.04亿元。同时,公司资产负债率升至上市以来的最高位。


需求与二育入场共振,猪价绝地反弹


进入10月中下旬,国内生猪市场延续震荡行情。自9月初猪价短暂冲高至14.09元/公斤后,尽管传统消费旺季“金九银十”到来,中秋国庆双节也如约而至,但需求增长仍跟不上供应放量。受前期产能集中释放影响,各类养殖主体竞争性出栏,适重猪源供给过剩,叠加产销衔接不畅,猪价持续承压下行。双节过后,消费进一步回落,养殖端恢复正常出栏节奏,猪价加速探底,短短一个多月内,猪价累计下跌3.09元/公斤,行业普遍陷入亏损。


近几日,国内生猪价格触底上涨,累计涨价7.6%,养殖亏损压力减轻,10月中旬,猪价触底11元/公斤后,基于养殖亏损压力陡增,散户以及集团猪企出栏头均亏损达到200~300元左右,市场抵触降价心态转强!且,受气温下降,内销市场需求改善,猪肉季节性消费逐步转入旺季,尤其是,南方销区气温下降,市场白条购销积极性回升,屠宰场订单量增多,开工率逐步上调!

叠加,二次育肥逢低入场,低价补栏标猪性价比提升,二育入场信心增强,南北多地,二育出现集中入场的现象,这进一步增加屠宰场顺利收猪的难度,截留市场部分猪源,增加了屠宰场采购难度,支撑了猪价快速上涨!

生猪市场在深度亏损后迎来快速反弹,是季节性消费回暖、养殖端挺价惜售与二次育肥入场等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此番价格上涨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行业的持续亏损压力,但其后续走势仍面临考验。


巨星农牧三季度陷亏损:营收增长逾四成,净利润却“腰斩”

近期,巨星农牧发布公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39亿元,同比增长42.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亿元,同比下降58.69%。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9.22亿元,同比增长11.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01.94万元,同比下滑124.32%。

巨星农牧为近年来A股市场生猪产能扩张的典范,公司今年营收亦延续了此前的增长趋势。销售简报显示,公司今年1-9月累计销售生猪293.42万头,仅三个季度销售数量便已超过去年全年的275.52万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51.51亿元。不过,在猪周期低迷的影响下,量增却难抵价跌。第三季度,公司生猪销售价格连续下滑,其中,9月份甚至跌至了12.8元/公斤的年内最低,这也成了公司Q3陷入亏损的主要因素。公司在财报中坦言,业绩变动主要系商品猪的销售均价较同期下降。需要注意的是,业绩承压的同时,巨星农牧的资产负债率也在上升。财报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6.62%,已连续5个季度上升,且已升至其上市以来的最高值。从债务结构来看的话,截至三季度末,公司短期借款为14.24亿元,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为9.22亿元,账上货币资金仅为6.16亿元。巨星农牧在2021-2024年分别出栏生猪87.1万头、153.01万头、267.37万头和275.52万头,其产能增速维持在A股前列,行业低迷情况下,未来其产能增长之路能否延续?今年5月份以来,相关部门出手调控生猪产能,并明确指出当前生猪产业面临产能阶段性偏高、生产和价格波动风险大等问题,要严格落实产能调控举措,合理淘汰能繁母猪,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减少二次育肥,控制肥猪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巨星农牧半年度业绩会上曾有投资者据此发问,管理层回复表示,“公司现有18万头以上种猪场产能,公司将继续推动整合优质产能资源和提高产能利用率,实施在现有产能基础上有序增加种猪场产能的计划,推进实现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来源:养猪网平台。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用药请遵循医嘱,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