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猪价资讯就看 养猪网 2025年10月13日 12:07 湖南

"出栏一头亏两头,猪圈里的血汗钱越来越难挣。"截至10月13日,生猪价格跌破10.92元/公斤,养殖户老张看着栏里200多头待出栏的肥猪,眉头越皱越紧。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仍超4000万头,产能过剩的阴影下,猪粮比价跌至4.63:1的生死线,中小散户在成本线边缘挣扎。政策调控的"减产能"令刚落地,行业洗牌已悄然开始——有人含泪淘汰母猪,有人转型生态养殖,这场寒冬里,每一头猪的命运都牵动着千万养殖户的生计……

10月猪价下跌“创新低”

10月11日发改委网站公布最新猪粮比数据,数据显示本周全国猪料比价为4.80,较节前一周下跌4.00%。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仔猪育肥模式的生猪养殖头均亏损为209.09元。本周生猪均价环比下降。上月部分养殖企业未完成的月度出栏计划延迟至本月出栏,节后猪源加速出栏,而消费支撑偏弱,节后屠宰企业整体减量,供大于求导致周均价环比下滑。

国庆假期后,国内生猪市场恢复正常,随着,节日效应结束,需求跟进惯性下降!虽然小长假后,学生返校,工厂复工,食堂采购恢复!但是由于旅游消费降温,餐饮需求转弱,居民回归家庭采购,受节日期间,居民囤货尚未完全消化,下游市场白条购销冷清,贸易商避险心态偏强,减量稳价情绪较高,猪肉销量不佳,主流屠企订单开工,日均屠宰量节后大幅回落,消费对于猪源承接略显不足!

与此同时,在二次育肥方面,近期标猪报价重心下移,部分地区标猪报价回落至5.5元/斤,但是市场看涨后市缺乏信心,生猪供应基本面宽松,主流二育仍以观望为主!尤其是此前部分二育提前入场,6元补栏标猪陷入严峻亏损的阶段,这加剧了市场谨慎心态,当前主流二育仍以“入少出多”为主!

目前生猪市场猪肉消费承接不足,二育入场缺乏积极性,市场对于猪源承接略显较差!而在供应方面,生猪出栏恐慌情绪弥漫,多元养殖主体竞争出栏,供应维持过剩的局面!


据了解,由于去年末母猪存栏处于高位,今年4-7月份新生仔猪规模环比增加,10月份,国内适重标猪供应环比或将持续增加!由于9月份,需求跟进不佳,二次育肥入场意愿不足,散户、集团以及放养公司等出栏集中,集团猪企出栏计划完成较差,部分机构调研,规模以上猪企出栏计划完成不足96.5%,10月份,集团猪企出栏计划或进一步增加,部分机构调研,本月头部猪企出栏环比或将增加5.14%左右!受生猪供应趋势宽松,国内生猪近月合约大幅下降,市场看涨后市缺乏信心,散户以及二育、放养公司仍有认卖情绪,市场供应过剩压力不减!

去产能进行时

业界认为,本轮猪价下跌主要受生猪产能集中释放影响。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78万头,接近105%的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的上限。考虑到能繁母猪存栏量传导至商品猪出栏约需10个月时间,目前正处于前期产能陆续释放的阶段。


为稳定供需、调节猪价,今年5月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已多次召开产能调控座谈会,政策力度逐渐加码。7月,农业农村部召开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明确要求:“合理淘汰能繁母猪,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减少二次育肥,控制生猪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


9月16日,发改委联合农业农村部召开生猪产能调控座谈会议,明确两大核心任务:一是要求25家头部企业在2026年1月底前合计减少能繁母猪100万头;二是推动各省同步落实能繁母猪调减。


牧原股份、新希望等猪企均在今年8—9月的投资者交流活动中强调积极响应国家的母猪产能调控政策。


牧原股份提到,调减能繁母猪存栏规模,有序淘汰低产低效母猪,预计年底将降到330万头。对于明年的能繁母猪数量规划,在当下产能调控方案的指引下,公司短期内不考虑新增母猪。新希望则表示2023年至今公司能繁母猪存栏基本没有增长,未来一段时间也会保持当前规模,更多通过提效降本、合规经营维护市场稳定。


江瀚对此表示,生猪价格已跌至低位,预计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有限,未来上涨空间很大程度依赖去产能化,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尽管部分企业已启动去产能措施,但产能调整具有显著滞后性,母猪淘汰到出栏量实质性下降需数月传导,短期内市场仍处于供给惯性扩张阶段,产能调整仍处于进行时态。图片

猪价拐点何时出现


产能调整的过程中,猪价拐点何时到来成为关注点,而业界给出的观点是——尚需时日。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5年8月底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38万头,是正常保有量的103.5%。另外,生猪供应仍处于惯性增长。在近日披露的简报中,牧原股份将2025年仔猪出栏量预计区间由“800万头—1200万头”调整为“1200万头—1450万头”。


正信期货认为,长期来看,基于生猪基本面周期推演,2025年生猪养殖行业已进入压力期,本轮压力期持续的时间以及跌幅远未达到历史平均水平,未来道阻且长。不过,政策调控的持续性可能缩短此次压力期持续的时间,减缓猪价下跌幅度。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猪价的真正拐点有赖于生猪存栏量,特别是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实质性调整,从而使供需关系重回平衡。从短期来看,随着冬季腌腊需求等季节性消费旺季的到来,尤其是在未来的春节期间,猪肉价格有望企稳并可能出现小幅回升。不过,鉴于整体供应充足的局面难以迅速扭转,价格上涨的幅度预计较为有限。


江瀚表示,从产业周期规律看,猪价长期低于成本线将倒逼行业加速去产能,当前已有头部企业开始调整繁育结构、优化母猪群体,若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数月环比下降并进入调控绿色区间下沿,则有望在明年年中后逐步看到供给端收缩。同时,随着下半年春节等传统消费旺季临近,需求端将逐步回暖,形成支撑价格反弹的动力。但考虑到当前库存压力,预计猪价拐点不会立即出现。


就猪价下跌、成本控制、去产能等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分别向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新希望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均未收到回复。


【版权声明】来源:养猪网平台。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用药请遵循医嘱,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