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养猪户来说,猪群健康直接关系到养殖收益。一旦发现猪出现呕吐症状,不少人会慌了手脚——是喂多了?还是生病了?其实猪呕吐背后原因复杂,盲目处理可能耽误病情,掌握正确判断和应对方法才是关键。
一、先搞懂:猪为什么会呕吐?
猪呕吐不是单一疾病,而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常见原因主要分两类:
非疾病因素(多可快速缓解)
喂食不当:突然更换饲料、饲料发霉变质,或一次性喂太多,导致猪肠胃负担过重,引发呕吐。
环境应激:转群、运输、温度骤变等刺激,让猪应激反应强烈,肠胃功能紊乱,出现呕吐。
异物刺激:猪误食塑料、铁丝等异物,或啃食有毒植物,刺激胃肠道黏膜,引发呕吐。
疾病因素(需警惕,可能传染)
常见传染病:如猪传染性胃肠炎(冬春高发,伴随腹泻)、猪流行性腹泻(全年龄段易感)、猪瘟(高热+呕吐,死亡率高)等,常伴随发热、腹泻、精神萎靡等症状。
寄生虫感染:蛔虫、胃线虫等寄生虫寄生在猪胃肠道,破坏黏膜、争夺营养,导致猪呕吐、消瘦。
其他疾病:猪胃溃疡(多见于育肥猪,呕吐物带血或咖啡样)、伪狂犬病(仔猪多发,伴随神经症状)等。
二、关键步骤:发现猪呕吐,先做这3件事
遇到猪呕吐,别急于用药,先通过以下步骤初步判断,再针对性处理:
1. 观察症状,区分情况:记录呕吐物颜色(是饲料、清水,还是带血、带黏液)、是否伴随腹泻/发热/精神差,以及发病猪的年龄段(仔猪、育肥猪还是母猪)——这些信息是判断原因的核心。
2. 隔离病猪,消毒环境:若怀疑是传染病(如多只猪同时发病、伴随高热腹泻),立即将病猪隔离,避免接触其他健康猪;同时用生石灰或消毒剂对猪舍、食槽、用具彻底消毒,防止病毒扩散。
3. 调整喂养,暂时停料:若判断是喂食不当或轻微应激,先停料12-24小时,只提供清洁温水(可加少量盐或电解多维,补充水分和营养);之后换成易消化的饲料,少量多次喂食,让肠胃慢慢恢复。
三、这些误区要避开,否则越治越糟
很多养猪户处理猪呕吐时,容易犯以下错误,导致病情加重:
误区1:一呕吐就喂止吐药:止吐药只能缓解症状,若不找到根本原因(如传染病、寄生虫),盲目止吐会掩盖病情,延误治疗。
误区2:忽视饲料和环境检查:总以为呕吐是疾病导致,却没发现饲料已经发霉,或猪舍温度忽冷忽热——这些非疾病因素不解决,呕吐会反复出现。
误区3:病猪不隔离,随意丢弃呕吐物:若为传染性疾病,病猪接触和呕吐物会成为传染源,导致全群感染,损失更大。
猪呕吐看似常见,实则暗藏风险——轻则影响猪的生长速度,重则引发全群疾病,造成经济损失。作为养猪户,平时要多观察猪群状态,做好饲料管理和环境消毒;一旦发现呕吐,先冷静判断、科学处理,不确定原因时及时联系兽医,避免因小失大。记住:早发现、早判断、早处理,才是保障猪群健康的关键!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殖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