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养猪人来说,猪场里的“风”和“温度”看似小事,实则是决定猪群健康、出栏率的核心。高温时猪中暑、采食量下降,低温时仔猪腹泻、呼吸道病高发,通风不当还会导致氨气超标,诱发各种疾病。今天就把猪场通风控温的“门道”讲透,从新手到老手都能用!
一、先搞懂:为啥通风控温这么重要?
猪的“抗逆性”比想象中弱——仔猪最适温度28-32℃,育肥猪20-24℃,母猪妊娠期间需18-22℃。一旦温度偏离+/-3℃,或通风不足,问题会直接找上门:
高温危害:采食量下降(每高1℃,采食量降0.1kg)、生长慢,严重时母猪流产、育肥猪中暑死亡;
低温危害:仔猪腹泻率超50%,成活率骤降,猪群抵抗力弱,易感染流感、呼吸道病;
通风差危害: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堆积,刺激猪呼吸道,诱发支原体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还会加速病菌繁殖。
二、分场景操作:不同猪舍,通风控温不一样
猪场不是“一刀切”,仔猪舍、育肥猪舍、母猪舍需求不同,方法要针对性调整:
1. 仔猪舍(重点:保温暖、少温差)
仔猪刚出生没绒毛,怕冷又怕风直吹,关键是“恒温+弱通风”:
温度控制:1-7日龄用保温箱+电热板/红外灯,箱内温度32-35℃;7-21日龄逐渐降到28-30℃;21日龄后保持25-28℃,舍内温差不超3℃;
通风技巧:避免冷风直吹仔猪,可在舍顶开小通风窗,或用低功率风机(风速≤0.3m/s),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保证舍内无闷味即可。
2. 育肥猪舍(重点:控温+降氨气)
育肥猪密度高,散热多、排污多,要“控温+强通风”结合:
温度控制:夏季用水帘+风机降温,舍温不超28℃(超过时,每2小时喷水1次,避免湿度过高);冬季关严漏风处,用暖气/热风炉升温,不低于18℃;
通风技巧:夏季全天开风机(每100头猪配1台1.5kw风机),水帘和风机对角放,形成对流;冬季每天上午10点-下午2点通风,每次1小时,通风时先提温,避免温度骤降。
3. 母猪舍(重点:分阶段调温,防应激)
母猪妊娠、分娩、哺乳阶段需求不同,要精准控温:
妊娠母猪:舍温18-22℃,温度太高易流产,太低易便秘,通风以“无异味、不闷”为标准,每天通风1-2次;
哺乳母猪:产房温度22-25℃,仔猪保温箱内30-32℃(用保温灯),通风时避开母猪和仔猪,防止冷风直吹导致母猪感冒、仔猪腹泻。
三、避坑指南:90%养猪人踩过的3个错
通风控温没做好,很多时候是犯了“想当然”的错,这3个误区一定要避开:
误区1:冬季只关窗,不通风
怕猪冷就把猪舍封得严严实实,结果氨气超标,猪群咳嗽、打喷嚏不断。正确做法是:冬季选晴天中午通风,每次1小时,通风前可先升温2-3℃。
误区2:夏季只开风机,不降温
高温天只开风机,舍温降不下来,猪还是会中暑。正确做法是:风机+水帘搭配用,水帘要定期清洗(每周1次),避免堵塞影响降温效果。
误区3:通风只看“风大不大”,不看“风向”
风机对着猪直吹,哪怕温度合适,猪也会受凉。正确做法是:风机安装在猪舍侧面,让风沿地面平行吹,避免直吹猪体(尤其是仔猪和母猪)。
四、日常检查:2个小方法,判断通风控温是否合格
不用复杂设备,每天花5分钟检查,就能及时调整:
1. “闻”气味:进猪舍后,若能明显闻到氨气味(刺鼻、辣眼睛),说明通风不足,需增加通风时间;
2. “看”猪群:若猪群扎堆、发抖,说明温度低;若猪张嘴呼吸、趴在地上不动,说明温度高;若猪频繁甩鼻、咳嗽,可能是通风差或温差大。
猪场通风控温,拼的不是“高科技”,而是“细心”。把温度稳住、把风调好,猪少生病、长得快,出栏时自然能多赚钱。觉得有用的话,转发给身边的养猪朋友,一起把猪养好!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殖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