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气温逐渐转凉,昼夜温差拉大,加上秋燥天气影响,鸡群容易出现应激反应,稍不注意就可能影响健康和产蛋量。其实只要抓准“环境调控”和“营养管理”这两个核心点,就能轻松应对秋季养殖难题。

第一点:精准调控环境,减少应激是关键

秋季养鸡的核心矛盾是“温差”和“干燥”,环境管理要围绕这两点展开:

控温差:白天做好通风,避免鸡舍闷热;傍晚及时关闭门窗或搭建防风障,尤其夜间温度低于15℃时,要提前检查供暖设备,确保鸡舍昼夜温差不超过8℃,防止鸡群感冒。

降秋燥:秋燥易导致鸡群呼吸道黏膜干燥,增加发病风险。可在鸡舍地面适量洒水(避免潮湿积水),或用加湿器将湿度控制在50%-60%;同时清理舍内粪便、残料,减少粉尘和氨气,保持空气清新。

第二点:优化营养供给,匹配鸡群需求

九月鸡群面临“换羽”和“储备能量”的需求,营养供给不能照搬夏季:

补充蛋白质:产蛋鸡和育肥鸡需增加蛋白质摄入,可在饲料中添加豆粕、鱼粉,或直接选用高蛋白全价料,帮助鸡群维持产蛋率、促进新羽生长。

添抗应激营养:在饮水中加入维生素C、电解多维,每周1-2次,缓解温差应激;同时搭配少量青绿饲料(如白菜叶、胡萝卜),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改善肠道功能。

九月是养鸡的“过渡关键期”,不用追求复杂操作,把环境和营养这两点做扎实,就能让鸡群平稳度过季节交替,为后续养殖打下好基础。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殖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