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猪肉市场总体处于供大于求格局,但随着生猪产能持续优化调整,加之传统消费旺季临近,供需关系有望逐步改善,生猪和猪肉价格预计将企稳回升。

面对当下生猪市场背景,广大养殖户需避免因短期市场情绪波动而做出盲目决策,要保持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01 生猪和猪肉价格预计将企稳回升

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今年全国生猪价格自1月第一周的16.57元/公斤起呈窄幅震荡,于当月末周升至阶段高点16.69元/公斤后便进入下行通道。5月第二周起价格开始低于上年同期,且同比降幅迅速扩大,至6月第二周已跌至14.58元/公斤。随后受端午备货及供应收缩带动,猪价连续四周反弹,7月第二周回升至15.09元/公斤,但仍较去年同期下跌18.5%。自7月第三周起猪价再度连续回落,截至8月第二周已跌至14.35元/公斤,同比跌幅扩大至31.4%。

与此同时,猪肉价格也从1月初的27.75元/公斤波动涨至1月末的28.30元/公斤,随后逐步下跌,5月底开始低于去年同期,同比降幅逐步扩大但整体小于生猪。6月末猪肉价格跌至25.2元/公斤,同比下跌11.8%;7月初虽短暂回升至25.46元/公斤,但之后再次回落,8月第三周已降至24.93元/公斤,同比下跌22%。

这一连串波动不止的猪价下行走势,反映出当前生猪市场持续承压的事实,也令养殖主体与市场各方始终处于提心吊胆的情绪之中。

但好消息是,未来生猪价格仍有反转的趋势。

面对猪价持续偏弱的运行态势,政策层面也积极运用调控工具试图稳定市场。2025年以来,国家多次开展中央储备猪肉收储和投放工作,向市场明确释出 “稳价” 信号,提振市场信心,避免养殖户因对未来价格预期悲观而出现恐慌性抛售行为。8 月 25 日的收储消息公布后,市场也给出了相应的反应,国内生猪价格出现小幅回涨,尽管涨幅不大,却有效缓解了连续数周的跌势,也让养殖户的情绪有所平复。

供应端,按市场数据显示,2025三季度生猪出栏量将超过去年同期,短期内市场供应较为充裕。但面对当下行情变化,规模养殖企业对后市预期逐渐趋于理性,主动调控产能;同时散养户补栏积极性也有所减弱。这也意味着后期生猪大规模集中出栏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市场供应节奏有望趋于平稳。

需求端,随着立秋的到来,全国各地高温天气逐渐消退,居民家庭猪肉采购意愿有望回升。与此同时,各大院校开学在即,食堂作为猪肉集中采购的重要渠道,其备货需求阶段性增强,采购规模较暑期将显著提升。此外,中秋佳节临近也将进一步推高猪肉消费需求。

综合来看,当前生猪市场整体处于供大于求格局,但随着生猪产能持续优化调整,加之传统消费旺季临近,供需关系有望逐步改善,生猪和猪肉价格预计将企稳回升。

02 理性对待市场变化,切勿盲目决策

但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因素均属传统季节性需求带动,短时间难以根本扭转当前市场供过于求的格局,因此猪价后续重归以往趋势性上涨的难度依然较大。未来只有待供应端出现实质性调整,压力得到有效缓解,猪价才具备持续回升的可能。在此背景下,若无法实现供应收缩,即便受短期因素影响出现阶段性反弹,受基本面制约,猪价后续仍可能再度回落,甚至重回下行通道。

在当下价格波动频繁、养殖成本高企的背景下,广大养殖户更需保持战略定力与经营理性,避免因短期市场情绪波动而做出盲目决策,要保持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提高对市场趋势的预判能力以及积极配合政策引导,用好用足各类纾困与扶持工具,增强自身抵御周期波动和能力。

总而言之,理性经营、科学决策、信息协同,是应对市场波动的重要路径。

附:8月28日猪价:

【版权说明】来自:中国养猪网(编辑:琅途)、农业农村部等。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