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气温升高利空下游消费的同时,养殖端减重增量,供应短时大于需求,猪价降速加快。但在猪价加速下滑的同时,并未刺激二次育肥积极补栏,市场支撑点缺失。

2024年,25家猪企获近50亿元政府补助,资源向头部高度集中:牧原股份独揽30.96亿元,占比超60%,尾部15家企业分羹不足10%。2025年4月,17家猪企销量同比激增23.88%,牧原股份以657.3万头销量领跑,正邦科技销量增速达235.93%居首,但傲农生物等企业销量同比下滑,行业马太效应持续凸显。

二次育肥谨慎入场,养殖端减重出栏!6月猪价走向何方?

进入5月,气温升高利空下游消费的同时,养殖端减重增量,供应短时大于需求,猪价降速加快。但在猪价加速下滑的同时,并未刺激二次育肥积极补栏,市场支撑点缺失。未来一个月按照肥标价差历史规律分析,或处于低位震荡走势,不利于二次育肥大量入场。且养殖端减重或继续,需求端宰量季节性回落,供大于求影响下,预计6月国内生猪月均价或环比微跌,月内趋势前低后高。

下旬猪价开启降价通道,但降价难推动二次育肥补栏

将1月至今样本企业二次育肥补栏量与生猪周均价对比不难发现,虽然与往年相比,2025年二次育肥呈现分散补栏的特点,但在2月上中旬和3月下旬4月上旬随着养殖端月末集中出栏导致猪价短时小幅回落过程中,二次育肥补栏积极性均伴随小幅度提升,样本企业补栏量小幅增加。而进入5月下旬,随着养殖端减重增量,但恰逢下游消费低迷导致屠宰端消化有限,供大于求导致猪价出现明显下滑,但二次育肥补栏量保持下滑走势,补栏热度有限,对猪价支撑力度不大,为何本轮降价难以刺激二次育肥入场?

肥标价差仍在下滑,5月下旬至6月二次育肥或入场谨慎

近期猪价下滑的过程中,肥标差亦呈现连续下滑走势。监测显示,截至20日,全国肥标价差为0.04元/斤,且河南、江苏和山东等中部地区已倒挂。2025年初始肥标价差高位开启,开始下滑时间点在2月下旬到3月初,且3月开始降速明显加快,与往年走势基本类似。

按照往年走势预判,5-6月肥标价差或以跌后震荡为主,而当前补栏120公斤左右标猪,40-50天育肥周期后,出栏时间在6月末到7月中旬,期间肥标价差保持低位,大猪价格优势缺失,5月下旬至6月上旬二次育肥补栏积极性或有限。6月中旬过后随着猪价跌至低位,可能刺激二次育肥少量补栏。

    供应端理论出栏量或增加,屠宰端或进入季节性减量期

通过不同口径推算养殖端生猪理论出栏量环比数据,6月理论出栏量或保持增长走势,而当前养殖端减重幅度较小,未来一个月减重趋势或不减,生猪实际出栏量或亦有增加。低价或刺激二次育肥补栏,但补栏幅度或相对有限。而从屠宰端口数据看,未来一个月下游市场或进入季节性减量时期,屠宰量或小幅度下滑,市场若无持续性二次育肥补栏支撑下,或呈现供略大于求的情况,生猪月均价或小跌。

综上,根据不同口径推算6月生猪理论出栏量或保持增长走势,且养殖端或继续减重,实际出栏或亦增加,下游屠宰量或季节性下滑,市场呈现供略大于求局面。唯一变量在于二次育肥的补栏,而根据肥标价差数据推算,6月补栏热度或偏低,对猪价支撑力度有限,预计6月生猪均价或环比小跌,结合养殖端减重和二次育肥入场判断,月内趋势或前低后高。

最高30亿!25家猪企共获近50亿元政府补助!上市猪企4月销量涨超23% !

25家猪企共获近50亿元政府补助!最高一家企业补贴超30亿!

相关数据表明,25家猪企在2024年共计获得近50亿元的政策扶持资金。虽然25家猪企2024年共计获得了近50亿元的政策扶持资金,但仔细分析后能发现,补贴资源呈现出明显的“向头部集中”态势。

在补助额破亿的企业中,有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大北农、新五丰、新希望、海大集团等企业,获得的补助额占总补助额的近85%。但尾部15家企业的补助总额占比不足10%,呈现出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从具体企业补贴金额来看,牧原股份以30.96亿元补助,占据总补贴额逾60%的份额,远远超过其他企业。排名第二的温氏股份获得3.06亿元补贴,大北农以2.73亿元位列第三,它们已经和第一有了超10倍的差距

处于第二梯队的华统股份、顺鑫农业等8家企业,补助额在5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占总补助额的10%左右;第三梯队的湘佳股份、罗牛山等9家企业,补助额在1000万元至5000万元不等,约占总补助额的4%。而位于第四梯队的正邦科技仅获得641万元,正虹科技更是只有62万元,与头部的差距极为悬殊。

                                上市猪企4月销量涨超23% !

根据国家生猪市场披露的数据,全国生猪成交均价进入2025年以来相对稳定,在15元/公斤上下浮动。2025年4月,生猪成交均价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剔除部分数据缺失企业后,2025年4月,17家生猪养殖企业合计实现生猪销量1498.37万头,环比下降2.96%,同比上升23.88%。同期,生猪养殖企业合计实现销售收入为259.28亿元,环比下降0.36%,同比上升27.87%。

正邦科技、东瑞股份销量同比增速靠前

2025年4月,17家上市生猪养殖企业合计销量达1498.37万头。其中,牧原股份销量达657.3万头,温氏股份、新希望的销量分别为317.57万头、159.6万头。同比增速方面,多数企业实现正增长,正邦科技、东瑞股份的增速超过200%。

正邦科技4月生猪销量达60.98万头,同比增速达235.93%,位列增速第一。2025年1-4月,正邦科技生猪累计销量达225.75万头,同比增加104.45%;销售收入25.71亿元,同比增加129.13%。

牧原股份4月销售生猪657.3万头,同比上涨20.61%,销量居首; 销售收入为125.95亿元,同比上涨37.61%。

4月,17家企业中京基智农、罗牛山、傲农生物的生猪销量出现同比下滑。其中,傲农生物4月销售生猪13.28万头,同比下降14.42%,降幅显著。

正邦科技销售收入增速居首新希望、金新农同比降超2%

2025年4月,16家上市生猪养殖企业合计销售收入达259.28亿元(傲农生物未披露收入数据)。其中,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位列4月销售收入前三位,大北农、唐人神在第四、第五。

同比来看,4月正邦科技、立华股份、东瑞股份的销售收入增速超过100%,与其他企业拉开较大距离,唐人神收入增速达57.77%,紧随其后。新希望、金新农的4月销售收入同比增速出现负值。

新农的4月肉猪销量为10.65万头、销售收入为1.39亿元,同比分别变动0.85%、-4.13%。

【版权声明】来源:养猪网平台。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由西南区整理发布,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学习,用药请遵循医嘱,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在评论区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